•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万箭穿心2012

    万箭穿心2012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大陆2012

    主演:颜丙燕,陈刚,焦刚,李现,赵倩,王沫溪,杨鸣秋,何明兰,刘善良,黄首霞,孙仲江,张瑞田,余龙钢 

    导演:王竞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

    • 正片

      冰下的鱼

    • 正片

      梦想

    • HD

      1980

    • 更新HD

      维多利亚的秘密2016时装秀

    • 更新HD

      维多利亚的秘密泳装特辑2015

    • 更新HD

      维多利亚的秘密2018时装秀

     剧照

    万箭穿心2012 剧照 NO.1万箭穿心2012 剧照 NO.2万箭穿心2012 剧照 NO.3万箭穿心2012 剧照 NO.4万箭穿心2012 剧照 NO.5万箭穿心2012 剧照 NO.6万箭穿心2012 剧照 NO.16万箭穿心2012 剧照 NO.17万箭穿心2012 剧照 NO.18万箭穿心2012 剧照 NO.19万箭穿心201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90年代的武汉,一个普通家庭里丈夫马学武(焦刚 饰)是一家国企的厂办主任,妻子李宝莉(颜丙燕 饰)是汉正街的一名小贩,二人还有一个儿子小宝(李现 饰)。一次企业分房让这个家庭住进了新房,岂料从搬家那天起一系列让人始料未及的变故接踵而来:丈夫马学武提出离婚、妻子发现丈夫出轨、无家可归 的婆婆要入住新家,终于马学武在一系列打击下走向了自杀之路。宝莉的好友小景(赵倩 饰)把一切厄运归结于新房的风水不好,称之“万箭穿心”,个性倔强的李宝莉不愿妥协,决意撑起这个家……  电影《万箭穿心》根据武汉籍著名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说改编,入围第2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长篇影评

     1 ) 你们永远不会懂单亲少年的心

    看到一系列的长评短评提到这部片的暗伤败笔就是儿子这个角色,轻则说演员完全就是个雏,一点儿演技都没有,重则说这个角色就是脑残,弱智,将后半场的戏毁了。 是的,我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角色最后的表现有很多值得争议,是整个接地气的电影中最显得狗血和戏剧的情节。但是作为前半场只是旁观一个可怜女人的一生,到后半场因为儿子这个角色哭了三场,代入戏中体味到母亲心酸的单亲少年,想为同样十年多没有见过父亲的小宝来说上几句。 我想先谈论一下儿子最后将母亲赶走的合理性,顺带说明下我对影片的一些看法,有多少18岁少年怀恨母亲我想绝不只是一个小宝。 1,丢脸。 戏中有一幕应该很多人记得,别人妈妈是扁担还可以考第一名。 我想就算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对一个挑扁担的文盲和一个开BMW的贵妇都会是两种不同的眼光。当然可能有些人会说,她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又不偷又不抢的,而且她都是为了你苦了一辈子,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是的,这样的话对于一个懂得生活艰辛的成年人或许可以接受,但是你真的想过一个考年级第一自尊心强的要死的学生可以接受吗? 我妈以前是公交售票员,因为收入有限所以家也是小小的,你们不会懂单亲家庭的小孩本就有一种自卑。就算年级第一,他只会觉得这种不光彩的工作是特别丢脸的,我以前就从来不敢告诉别人我妈的工作,也绝对不会让别人去我家,如果说,班上真的有同学议论,呀,那个人家里挑扁担的,好可怜哟,真的当事人那种煎熬不是那样简单的,说生不如死,不如没有这个妈,这样的想法是绝对会有的。绝对不是,没心没肺,或者故作强大的说,我妈是扁担又怎样? 18岁的状元只会觉得这是他人生最大的污点。 2,交流。 李宝莉说过一句话的,这个孩子有好久没有叫妈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学生要的可不仅仅是物质了,富二代还羡慕小康家庭可以有温馨的晚餐。对于从小没有了父亲关爱的小宝来说,难道没有奢望过母亲的理解和关心?为什么他会埋怨母亲只会问他成绩好不好?是的,他不是没有期盼。只是一来母亲是个文盲,也不会解释什么,一来也是为生活操劳己经很累了。但是对于缺爱的小孩来说,就算理解母亲也只能是最表面的,更多的是责怪,责怪其实我真的要得很少很少,可能是一个贴心的问候,一个每个小孩都有的蛋糕或者玩具,但是为什么这些都给不起呢? 难道真的只要赚钱,只要养家糊口就可以做一个称职的母亲了吗?你们只看到最后的怨恨,但是你们没有想过这么偏执这么过分的小孩,有人去教他是非善恶吗?没有。李宝莉最后才醒悟,他的儿子根本没有真正的开心过,是不是太晚了呢。对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他其实会觉得母亲养育只是理所当然。然而这样的母亲,他不知道他需要她的什么。她也活了半辈子才知道他需要的是什么,只是晚了。 3,真相。 虽说最后小宝跟母亲说到真相的时候我也觉得太过戏剧,但是那种打击很难说得清楚。 当然理性一点的看法就是,父亲本来出轨就不对了,性格软弱也怪不上别人。但是对于小宝来说,父亲只有一个,而且他的形象也由于时间被美化吧,必定是一番慈爱的样子,最好的,或者说灰暗的生活里唯独的美好的回忆。 好人都早已经认定了,坏人自然只有母亲来背负。以及之前没有说到奶奶的影响,因为我自少家里没有老人,但电影里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来,奶奶对这个媳妇也总有太多不满的地方,这种情绪也必然传递更给亲密一些的孙子。所以,不管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小宝只会把所有的责任抛到母亲身上,将所有的不公和不满全部扔给母亲。 所以怨恨是必然的,甚至当觉得自己可以承担自己人生的同时,终于可以抛开母亲这个他人生中的所有黑暗和负面的想法也不是不能理解。 另外我想谈谈,这部片子有一幕让我泪崩的剧情。是李宝莉的闺蜜开车去学校接小宝之后,在一个高档的餐厅和小宝谈心的那段,其实也没几句话,大概的意思是,你应该知道你妈的苦,你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她不然你以后肯定会后悔,都还没带她来过这里,下次有机会一起过来。 我想起我差不多16,17岁那会特别不懂事,甚至有一次因为一言不和,离家出走了一段时间。最后被找回家的时候家里很多亲戚都在,她们又心疼又责怪的说了类似的话。其实那个叛逆的少年哪里想到那么多,他不是不爱她妈妈。他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是他,为什么是他年纪轻轻就要面对这么多他本不应该面对的,他只是想躲起来,他只是不知道怎么去承担这个灰暗的人生。 我想现实社会类似故事的结尾,小宝再大一些再大一些,或者是开始明白社会的艰辛,或者是初为人父,总有一天他理解了李宝莉,只希望为时不晚。

     2 ) 性格的迥异和互不退让造成了婚姻的病态

    在武汉也许在湖北,很多家庭都是女强男弱的家庭,也就是俗话说的女方强势男方懦弱的家庭,究其成因,就会发现并非天生如此。一个女人嫁给一个男人,倘若这个男人总是不得力,这个好强的女人就必须被迫成长起来,从而形成颠覆人们普遍观念的家庭态势。


    也许人们会在马学武偷情宝莉报警说有人在XX宾馆XX号房间卖淫嫖娼,从而让丈夫进了公安局脸面尽失时,恨死了宝莉!可是没有人会同情她在宾馆外面伤心至极无限悲痛的样子!也许人们会在马学武的妈妈搬进新屋,而宝莉和马学武吵架时,讨厌死了宝莉,怎么能如此对待自己的婆婆呢!但是没有人会留意小宝将奶奶接回家里后,是宝莉张罗着给自己的婆婆铺床,而马学武只能窝囊地坐在客厅里。也许人们会在宝莉三言两语不对头就严厉地对待小时候的小宝时,觉得她不是一个好妈妈,怎么对孩子那么过分!而没有扪心自问,自己对孩子是怎么样的,自己对父母公公婆婆是怎么样的。


    宝莉虽然是城里人,但父母是卖菜的,没有文化,嫁给了有文化的乡下人马学武。也许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这是一桩不合适的婚姻导致的悲剧。还有,就是一个男人如何掏心掏肺地跟一个女人说会照顾她一辈子,这都是鬼话。一个女人,也许如何沧海桑田,都会跟男人一辈子,就像《活着》中的巩俐;但是一个男人不会,你对他不够好你自己不够好,他就会觉得过不下去了,什么海誓山盟的话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离婚吧,出轨吧!市井出身,让宝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然也不会在家里的男人懦弱地跳江后,不去期望闺蜜的资助,独自一人撑起全家,干体力活,与男人抢生意,无暇照顾儿子直至与儿子越走越远。倘若宝莉是一个像她丈夫那样的娇小姐,我猜,也许,她要么改嫁要么卖身才能不让这个家散了。


    而宝莉的市井出身也让她脾气太“冲”、斤斤计较,说话刻薄又嗓门大,在外人面前也不顾自家男人的面子,从而成功地骑到不敢反抗的丈夫头上,男人呢,只会不做声、摔筷子、逃避晚归甚至夜不归宿、最后出轨。我想,性格的迥异和互不退让造成了他们婚姻的病态,补充一句,默不作声并比代表他不固执。


    关于马学武的跳江,他们的儿子认定是妈妈逼死了爸爸,爸爸得知是妈妈报警使他丢了工作,于是他绝望地从二桥一跃而下!而且在遗书中没有留只言片语给宝莉。宝莉在丈夫要与之离婚时哭得稀里哗啦在发现丈夫偷情时哭倒在路边,但是在丈夫跳江后,一滴眼泪也没有留。毅然决然地辞掉赚钱少的安逸的工作,做起赚钱更多却更累更苦的扁担工,也许一个骨子里倔强到死的女子才能如此吧!马学武是一个知识分子,知识分子需要的不是宝莉这样泼辣倔强的妻子,他需要的一个景仰他的贤妻。可事实却并非如此,他想离婚不得而选择偷情,结果被捅到公安局那里,丢了干部头衔,做普通工人又因为丑闻出现在第一批下岗人员的名单中。是妻子毁了他的一切,在这个怨念中,他毅然决然地写好遗书,投入波涛汹涌的长江中,一了百了!死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做到的事,而活着则是最艰难的。建建进局子十多年出来后都敢于豪气万丈地说:我要东山再起!而马学武只会撇下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儿子,因自己婚姻失败而导致暂时的事业失败,就不想活了!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关于小宝这个孩子,小孩子的情感观都是非黑即白的,妈妈报警,害爸爸丢了工作,爸爸感到很绝望,就自杀了!是妈妈害死了爸爸,这个想法在他的脑海中酝酿了很多年,终于在遇见爸爸的情人后得到了证实。于是,这小孩子还真隐忍,高考考完后,就摊牌让妈妈搬出去。小孩子终归是小孩子,自己穿好衣服喝牛奶吃好吃的,从来不想一想妈妈在外面吃啥做啥,只记恨她害死了爸爸只记恨她总管他(在湖北话中,“管”含有管教、插手的意思)。子女真的是父母的债啊!宝莉伤心地来到长江边,望着滔滔江水,坐着坐着,旁边来了一群年轻人开心地笑着、蹦沓着、玩耍着,想到自己的儿子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想到他对自己的看法,宝莉决然地转身走回家,将房子过户给儿子,打包自己的行李,搬了出去。


    如果这个故事是一个悲剧,那么悲剧的根源是一桩错误的婚姻。因为所有的性格都是无罪的,即使犟过了头,即使懦弱地让人悲愤。实则,这只是现实无数对夫妻无数个家庭的真实写照。所以,找一个对的人,也许互补是保持新鲜感的一个要素,但是类似+诚意也许才是婚姻能“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

     3 ) 可怕的真实

    一部电影太接地气是会让人不舒适的,选择看这部电影之初就做好了自虐的心理建设。而它却比想象中更加完美的超过了我的心理预期。跟《桃姐》一样,从相当一定程度完成了我自虐式的人生记忆的回放。

    失败的婚姻是万恶的根源,然而人的选择又往往取决于她的个性使然。老公外遇的时候,宝莉对闺蜜说:你不知道啊,当初凭我的长相,追我的人排成排,我选了他这个乡里人他一辈子应该感激我。多么相似的话,仅仅因为对自己城里人身份和外貌的自信和骄傲,你的人生悲剧恰巧也起源于此。

    你的人生里有太多的固执和骄傲,又有很多妥协和隐忍。你有你的放不低,所以即使是一段失败的婚姻也要维持住人前和睦光鲜的表象,你不会去自己亲手主动戳破爱人出轨的现场,选择迂回的你认为保全颜面的方式让爱人丢了工作,可最后在爱人自杀以后都顽固的不肯掉一滴眼泪,你认为那不是你的错,你不愿意认输。你下岗以后在汉正街帮人卖袜子,你习惯了大嗓门跟别人讲话姿势有点粗鲁但又有迫于生计的狡黠。这跟你出身的卑微不无关系,你没什么文化,你也想不到更好的方式来挽救这段婚姻,这都是你的局限。

    而你的局限又恰好形成了你的勇敢和强悍。你也有你的放低,他来自于你社会最底层的生活带来的洗练,你天生的憨和钝,你可以去卖袜子,更可以一人挑起一家三口的生计去街边给人挑扁担。你做这个决定想都没想没有任何迟疑,你只有努力生存下去的信念对自己完全没有半点怜惜。

    你最可爱最宝贵的也是这一种憨和钝,它让你无畏生活里各种形式的苦难和打击,你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你要养活你的儿子和婆婆,供儿子上大学,这是你坚定的生活目标和念动力。那个曾经相互扶持过的男人羞辱了你,你也只是转头骂回去回家给儿子做晚饭,想想还得过下去,什么尊严啊感情啊暂时又都不值一提。可儿子要跟你断绝关系的时候,你万念俱灰,母子之间多年积压的误解和委屈早在你心里割开一道深深的口子。你被儿子赶出家门独自深夜在江滩边枯坐,可是以你的性格断然再绝望都还是不会想到去死。

    于是,当你抬头看见夜空中突然绽开的烟火,一群中学生在很欢乐的给其中一个孩子庆祝生日,他们来喊你过去帮他们拍合影,那男孩喊你婆婆喊了两遍。50岁不到的你在他眼中白发丛生脸色焦黑已然如此的苍老了。你跟他们按快门的时候突然觉得眼眶酸涩了,你想到你的儿子因为你的失败的婚姻从小就失去的那些同龄人应有的快乐。是的,从来就没有烟花、没有同伴、没有聚会没有祝福,只有没有父亲的家,班主任嘴里变调的那句他妈妈挑扁担都能考第一名。你瞬间就原谅了儿子的绝情与任性,转头回家打包一个人的行李。

    你走的那天就用扁担自己挑了两担衣物,碰到了那个“打牛”的男人不得不别别扭扭又上了他的面包车,儿子在远处冷冷看着你,好笑的是车子发动不起来,你跳下来踢了一脚骂了句“婊子养的”推了几步终于点燃才又坐上去走了。

    这里电影就落幕了,没有那些后来死去活来的拖拉和煽情,大概以后的日子你照样会闷头过下去,你不求能幸福,但求无愧于心的活着。

    想到不幸的人生也有千万种,电影里能演出来的也仅仅只是万分之一,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里,每个年代的人都有生死疲劳的宿命。

     4 ) 不管万箭穿心还是万丈光芒,总有个建建,愿意为你摇下车窗。

    想了半天,都没有找到什么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李宝莉,不是因为她遥远到不可捉摸,而是因为她太真实了,真实到仿佛是隔壁三大妈或者对街五姑姑,每天和你擦肩而过,大大咧咧灰头土脸,带着一张贱嘴和一颗不屈的心。

    马学武和李宝莉的结合真是一段奇葩的故事,一个是有文化却懦弱小家子气的乡下男人,一个没文化可有着漂亮脸蛋儿和“作死”的性格的贫民女人,不知道他们当初结婚的时候彼此是不是就是这个“死样子”。
    那时大概应该是这样一种情景吧,一个是温柔有才的穷小子,娶了一个活泼热情的同样贫穷的小美女,结果落到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上,温柔变成了懦弱,有才变成了和别的女人偷情的小九九,活泼变成了大大咧咧没有形象的蛮横,热情变成了口不择言的市侩。

    李宝莉给马学武的,从来都不是马学武内心真正渴望拥有的。其实李宝莉一直都搞错了一件事情,如果你从一开始就看不上他,那么今后的日子里,你只能越来越看不上他,因为生活总是把一个人光鲜亮丽的那一面一层一层的剥掉,暴露出更多的不堪与丑恶。很多人都觉得是不是结了婚就好了,是不是那些自己看不上、看不惯的东西,结了婚对方就会改了?嗯,你想多了,结婚从来都只是开始,各种各样问题的开始,而根本不是问题的结束。
    小景来吃饭那一段,李宝莉冷嘲热讽,小宝拖着爸爸去玩,马学武离开饭桌的时候,依旧故作淡定地招呼小景慢慢吃。他是一个要里子也要面子的人,可惜李宝莉从来领悟不到这一点。小宝说爸爸知道你不看书,所以把那人的照片放在书里……这是对李宝莉的无视,甚至是侮辱。书本象征着马学武的事业,情妇的照片象征着他的爱情,这两件事,都和李宝莉无关,甚至还都是因为李宝莉的存在而变得遥不可及。当马学武面对着情妇温柔崇拜的眼神,抹抹满嘴油光,滔滔不绝的讲着“咱们厂已经进入共产主义”的时候,他的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在李宝莉面前几乎从未有过。

    接二连三的打击,失去了像样的工作和温柔的情妇,马学武选择了用死来表达自己的抗议,用这个可能是有骨气也可能是没勇气的方式来向世人昭告自己最后的尊严,而且用最残忍的方式惩罚了李宝莉,那就是视而不见。不打你不骂你不和你对峙不再提出离婚,可是就是不理你。哪怕到了写遗书的份儿上,都不愿意多写一行字,哪怕心里恨李宝莉千百遍,恨不得把李宝莉碎尸万段,都能淡定的摆着那张“我当你是空气”的脸,完全忽视你的存在。

    不知道马学武跳江之前有没有考虑过奶奶和小宝今后的生活?奶奶一把年纪,小宝还不满十岁,这都是需要照顾的人,可是他仿佛一点都不担心这个问题,是因为足够了解李宝莉、知道她拼命也会撑着这个家吗?还是用这种决绝的方式把一切俗事的烦扰都丢给李宝莉,你不是市侩精明、卖袜子一卖一个准儿吗?你不是精打细算、死抠着过日子吗?你不是大嗓门吼了一个又一个吗?你不是强势到连你丈夫都不放在眼里吗?好吧,你去吧,你去养活这个家,这些我该负的责任你都去负吧。

    谁的心不曾柔软过,谁他妈没被生活欺负过。
    那些原来你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以后才会发现,这件事太大不了了,哪怕自始至终,这件事都没有任何的改变。

    然而马学武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哪怕都已经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但是依旧通过儿子,阴魂不散的打击着李宝莉的生活。小宝说正式因为你和爸爸最近,才最有可能伤害他。那么小宝之于妈妈,不是这样的吗?李宝莉没有文化,根本搞不清楚功课,唯一问得出口的问题也只是你作业做完了没有?不然呢?问什么?问圆锥曲线还是洛伦兹力?
    李宝莉爱儿子的方式就是你负责写完作业,我负责挣钱给你买作业本。

    小宝对着情妇问出“你爱没爱过我爸爸”……在这个孩子眼里,马学武背着老婆和有夫之妇偷情就是爱情,可是李宝莉和建建这俩单身的温存就成了“恶心”“不要脸”。

    建建和宝莉是一国人,都是不起眼的小人物,嘴巴贱,心肠热,拉的了脸,吃的了苦,一个失去丈夫孤苦伶仃,靠着挑扁担这样的方式也能把儿子养大,一个进了监狱丢了人生最美好的十年,出来了照样重整旗鼓,拾掇着破败的生活。自作孽不可活也好,性格决定命运也罢,不支撑着凑合着活下去,难道去跳江吗?
    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小人物,他们不起眼,他们不高大全,但是他们总是在努力地活下去,不管到底遇到了什么,不管自己以前遭遇过什么,自己犯过什么样子的错,总之,得想法儿努力活下去。
    生活,本身就是生下来,然后活下去。
    有时候活着比死去更有勇气。
    李宝莉没计划过自己的生活,没想过趁着年轻说不定还能嫁个更好的,没想过像个泼妇那样找厂子大闹一番多讹点儿抚恤金,只是直来直去的挑起扁担,以自己能想到的、能接受的最快方式挣钱养家,努力不让这个家散掉,努力造就更好的物质生活。她没有文化,除了出力气,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吗?她没想过,我也没想过。

    生活不是电影,不是一个黑幕说十年后那就是十年后了,不知道如果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女人,是怎么熬过来的。

    当儿子高考完毕,宝莉以为可以弱弱的松口气,可是更大的灾难突然来了,这个生活中的全部指望,突然翻脸不认人,要和自己断绝关系。宝莉愤怒了,对着小景哭诉,可是还是不接受小景的“万箭穿心”的说法,那个硬撑着要让自己光芒万丈的女人,佝偻着脊背,一颤一颤的走在丈夫离世的桥上,被一群中学生喊“婆婆”……漫天绽放的礼花,映出了她奔涌而来的泪水,这样苦难的生活,到底是因为什么?到底是为了什么。
    宝莉孤独的在江边坐了一夜,第二天突然想通了,她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她觉得是自己给了小宝一个不完整的生活,让他没有爸爸,让他一直都很沉重很压抑,让他没有同龄人的放肆和快乐。而自己呢?她没有想过自己如今的境地,该要怎么偿还。
    挑着扁担,走出这个万箭穿心的地方,建建又不晓得从哪里冒出来,嬉皮笑脸的说自己就是嘴贱,可是言语间分明已经流露除了对宝莉的不舍和怜惜。宝莉沮丧的把行李放在地上,抬头看了看,决定离开。她扛了十年的扁担,支撑她过生活十年的扁担,是建建拿起了它们,也拿起了宝莉以后的生活。

    建建进监狱的时候,李宝莉还是那个伶俐的少妇,有着与年龄相称的风情。等建建出狱时,李宝莉已经是个有着白发、穿着邋遢的扁担,相遇之时没有客套,寥寥几句话,朴实真挚,俩人都是简单的人,没有那些花花肠子,不打虚的招呼,不嘲笑对方的生活方式。也许建建一个没文化的小混混,貌似未必是一个很好的归宿,但是生活是过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更不是打着算盘一分一厘计算出来的。活在当下,总归还有个人心疼自己,总归还互相心疼。

    每当建建神出鬼没的出现在宝莉的身边,摇下车窗探出头喊着宝莉宝莉!我就觉得特别的温暖,那是一种普通平凡的感动,混了半辈子,哪个也没比哪个强多少,凑合着过吧。小人物有着小人物的韧劲儿,没什么天塌地陷的事儿,有一顿咱就过一顿的日子,怕什么,这顿先吃饱了再说。
    第一次发生关系以后,李宝莉有点躲着建建,建建跟在后面说莫不是这世界已经开放到了完事以后就跟啥都没发生过似的?也许建建在决定和宝莉发生关系之前,就想好了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他其实已经做好了为宝莉负责的准备,可是宝莉有点躲躲闪闪,而自己因为嘴贱,还伤了宝莉的心。
    但是有什么呢?谁也不嫌弃谁,相依为命,相濡以沫,这样的人应该生活在一起,也必须生活在一起,吃着便宜的盒饭,住着简陋的出租房,开着婊子养的车,幸福到神仙都嫉妒。

    其实个人认为一部电影算不算成功的评价标准很简单,那就是能不能讲一个好的故事,而这电影明显做到了,导演的视角很平静,仿佛就是一个静静注视着世界的路人,只是记录下看到的东西,不做评价,不贴标签,至于观众怎么想,那是观众的事情。
    颜丙燕奉献了神级的表演,她真真是一个超级实力派,举手投足之间,让人不得不承认,这活脱脱的就是李宝莉,不不,这不是李宝莉,分明就是刚刚从我身边走过的那个卖茶叶蛋的妇女,这分明就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有些可怜的,却其实很可爱的人们。她们明明善良,却很少对亲近的人展现自己的温柔。她们不知道什么是捷径,一辈子都靠自己的双手吃饭。她们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有着让很多局外人觉得不可理喻的行为。她们固执地犯着笨拙而可笑的错误,不过时不时也有着灵光乍现的聪明。她们偶尔带着一脸迷茫和诧异,思考着怎么自己的命这么苦……不过无论如何抱怨,却从来都不会放弃继续活下去的念头。
    陈刚也演得很好,第一次知道他是《九九归一》那部电视剧,恍惚间十几年了……
    希望这电影的票房好一点,不要复制《钢的琴》的票房悲剧,我们需要这样的好电影,不为了别人,恰恰只为了自己。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结尾处,张大民跟儿子说,如果有人枪毙你,没辙了,你再死,死就死了。如果没有人枪毙你,你就好好活着。

    不管万箭穿心,还是万丈光芒,好好活着,就行。
    -----------------------------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灵异事件,客观事实是12月7号8号那两天我的五篇影评全部消失不见,为此我还哭了 - - 然后求助客服也什么都没有找回来,各种郁闷,但是今天无意中打开豆瓣发现居然又回来了是什么情况!!但是之前各种朋友的回复全都找不回来了%>_<%,很遗憾,这是最大的遗憾。
    不过不管怎么样,也算是新年第一个大惊喜了吧,好知足。
    直到失去了才知道什么最可贵。果然是真理。
    但是生活总要继续下去,因为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等待着自己。这也是真理。
    祝大家新年快乐。

     5 ) 妻贤夫祸少

    看完片子,第一时间翻看影评。基本上大致是:女主是道德制高点,坚韧不拔,勇斗困难,不离不弃,圣母玛利。

    虽然,我确实觉得,虽然女主嘴毒,但确实心软。而孩子确实幼稚。

    但是,抛开这些,我还想说点别的。说点细节。

    我小时候伴随着各种搬家。住的最长时间的房子,一进门处是一面大玻璃。走廊的拱门是月亮门。从这所房子搬走后老妈没少叨叨。玻璃是风水大忌,月亮门是破财之位。确实,住在房子里的那些年家里不是非常顺利。父母经常吵架,自己睡觉也不是很安生。

    但是母亲很贤慧。父亲做了再多的错事,母亲也未曾责备。在老爸人生最低谷的时候,老妈到了事业的巅峰。但是,没有唠叨,没有批评,看到相关的新闻或者消息选择视而不见。有的只是陪伴。老妈当时肩负着养家的重任,但是却没有把压力发泄到家人身上。

    大概在我6、7岁的时候,有一次饭桌上,我问老爸为啥其他小朋友的爸爸都把工资卡交给妈妈,你却不交。当时老爸羞赧一笑,挠挠头说,那是因为老爸挣得太少不好意思上交。老妈当时也是莞尔一笑,毫不为意。那时候老妈应酬多,各种活动也多,但是她为了家基本上能推就推,用她的话说,不能让老爸感到落差。但是嘴上,从来没说过,只是每天按时回家做饭。虽然因此错过了很多机会,但是老妈也不以为意。最近老了,也开始碎碎念起来,说起当年风光无限的景色一脸得意。

    我在看电影时候,女主对搬家工人横眉冷目让我颇有感触。家里装空调的时候,来了几个工人,老妈又是倒水,又是取烟。新房子装修好,老妈对品质一向严格要求,铺了相当豪华的地板砖,搬家第一天,一个工人扛柜子没顶住,把客厅中间的新砖磕个粉碎。工人非常紧张,老妈倒是笑笑,说这么大年纪还出来打工不容易,到时候我在这儿放个花盆就好了。我觉得当时搬家老伯都快哭了。

    电影中女主确实可怜,人也确实善良。但是你能说她老公自杀跟她没关系么。你能说她儿子童年缺失她没有责任么。女人,可以坚毅,可以坚强,但是作为女人本身的质感不能没有。

    我是赞成女人小心眼的。但是捉奸在床大吵大闹是一回事,报警抓人是另一回事。内部矛盾上升到阶级矛盾。这不是对付阶级敌人,这是对付自己的老公,自己孩子的爸爸。

    想留住,可以选择宽容,想放手,可以选择离婚。没要求你做忍者大房,但是至少做人要厚道。

    当然,如果没有这个情节,这片子也就沦为二流言情电视剧浓缩版。

    关于孩子,我特别想知道,哪里是母子反目的转折点。实际上,我并没有找到很明显的冲突。父亲死的时候,也并没有给孩子留下什么夫妻间深仇大恨的种子。所以,这关系破裂的很突然。

    这个片子,很容易让人反思自己在婚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或者说,你给对方了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有时候,你自导自演了一通,实际上跟镜子里的自己完全不一样。你以为你是伟大的母亲,但实际上却让孩子觉得是森林里的巫婆。你以为你是孝顺的儿媳,却让婆婆觉得你是不怀好意的掘金者。你以为你是百年一遇的好老婆,却让老公觉得你是母夜叉再世。就如同这片子想让我觉得女主勇敢有担当,勤劳又善良,但是却让我觉得女主愚蠢又泼辣,恶毒又悲哀。



     6 ) 影片解读

    马学武 – 每个人都有他的影子
    马学武真可谓是“冷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的不合作是彻底和广泛的,体现在:
    • 他用各种借口性冷淡,拒绝行房(影片开头的场景)(这和偷情时的急不可耐和淫声荡漾形成极强烈的对比)
    • 非语言行为上的不合作:他在家时成天神情木讷,行动迟缓,目无焦点,魂不守舍(这和他与同事谈笑的眉飞色舞形成极强烈的对比)
    • 肢体语言上的不合作:拒绝与李宝莉碰杯(这是影片的主题性画面,后来在给儿子高考庆功的饭桌上再次出现这个画面,这回拒绝与李宝莉碰杯的是儿子,但冥冥中好像马学武借尸还魂)。对于李宝莉的卑躬屈膝,刻意迎奉,用转身脱袜和关门来抵抗和拒绝。
    • 拒绝言语与意图的交流:体现在接母亲来家里住这件事上,马学武仅仅稍作象征性地表示,便如他偶尔施舍给李宝莉的几下抽动一样,很快就偃旗息鼓。其实他还真没有同李宝莉交流和表达自己意图的意愿,就如他说的,房子是我的,要接老娘住,你甭管。即便是死,他也顽固地不留给李宝莉一个字。
    • 完全拒绝情感的交流:例如对于李宝莉的情绪爆发,既不安慰也不面质,仅在躲在洗手间捏紧拳头,做象征性地反抗和发泄。(可能历来如此)
    • 马学武的绝招应该是一种长期慢性且非常微妙的不合作:例如对于李宝莉与搬运工人锱铢必较,对孩子的粗燥管教,他均暗渡陈仓地怀柔和轻描淡写地破坏,并借此很轻易地占据道德高地,博取同情好感。
    相比李宝莉他确实属于一个更有文化的阶层。但他那富余的文化和智力仅仅足以让他一次次地逃离现实,耽于幻想。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于生命怠惰的人。他把对于生命的种种失望转为无处发泄的压抑,泛化为一种缺乏行动意志的抑郁和几近绝望。面对生活的失望和不如意,不顺心,面对着受本身文化水平和生活环境限制的李宝莉的种种缺点和不足,他也许没有一刻想到自己可以试着介入,试着改变。恰恰相反,他的唯一救命稻草就是精神上的逃离和情感上的隔膜。他好像是生活的局外人,边缘化的妄想者。促使他逃离现实的驱力如此之大,足可以使他把所有的情感,欲望,心力,正面意义和理想化均赋予他借以逃离的对象。例如:
    • 当李宝莉守在家中,想用温柔和热忱,甚至搬出孩子做救兵试图挽回婚姻的时候,他毫不在意地选择继续找借口加班,并和同事大肆吃喝,谈笑风生,得意忘形(可以想见其他晚归的夜晚)。
    • 当李宝莉试图进一步努力把他拴在身边的时候,他“升级”了他的逃离,“事先通知”地与同事开房。
    • 当李宝莉试图利用东窗事发的道德羞耻感来进一步“罩着他”的时候,他又搬来救兵,让老娘与他们合住,也好继续避免直接面对李宝莉的压迫。
    • 当李宝莉发现了他的意图,并产生激烈言语冲突后,他又再一次选择逃离,试图从情人那里获得想象中慰籍,并维持一种暧昧,以便继续他精神和情感的逃离。可纵他苦情西施,痴话连篇,无奈别人却早已出戏,神情泰然,过(吃)得蛮好。他终于发现当他赋予了每次逃离太多的理想化和美好时, 如此的一相情愿恰恰别人无法负载,而终究要自己承受失重失落的。
    • 当他得知自己下岗时,终于觉得无路可逃了。因为下岗会逼迫他回家,丧失一切逃离的借口。下岗会让他在李宝莉面前更加抬不起头,毫无翻身希望。而他唯一的情感出口也如雪景融化后的泥泞,一片狼藉,不堪回首。于是,他宁愿懦弱地死也要逃离他不想面对的现实。在这里,死是容易的,而生恰恰是艰难的。想象是容易的,而实际常常令人不堪。
    人就是这样,当我们学会想象和做梦后,一旦遭遇挫折和伤害,很多时候就如马学武一样活在自己的想象里,用理想化的暧昧代替直面现实。用各种积极的奔忙,来闭锁禁锢自己的人生,却不期然成了自己生活的破坏者和对他人冷暴力的施予者。每个人身上都有马学武的影子,只是生活不是电影,它不会把你逼到走投无路,只会让你在沉默中渐渐迷失,渐渐萎靡。
    救猫咪 - 影片的移情工具
    所谓“救猫咪”场景是指:当我们遇见主人公时,他必须要做一些让我们喜欢上他的事情。通过救猫咪场景,我们完成了对于主人公的移情,从此开始关心她的命运,想他所想,急他所急,渐渐被影片牢牢地吸引。从某种程度上,建建和何嫂子都是李宝莉的猫咪。何嫂子和建建都先后是她关心和照顾的对象。从中可以反映出,李宝莉作为草根,对于其他底层劳动人民有着一种发自内心,自然流露的同情,善意。就像袜子店老板对她冷嘲热讽中透露出的为她担心。但李宝莉与众不同之处在与她的同情善意会转化为主动关心和照顾的行动,且不计利害。
    在影片的前半部,每当情节出现她暴烈的脾气和不近情理的苛责后,会立即插入一个救猫咪的场景。维持观众对于李宝莉的移情。第一次救猫咪是对于何嫂子生意的照顾,甚至挡风遮雨。第二次救猫咪是得知建建被抓时,流露的对于建建安危福祸的关心和担心(这时候的表情是微皱眉头)。而且,这些救猫咪的场景在影片后半部不断发展。李宝莉担心建建释放后的出路,担心他重操旧业,担心打架斗殴的是他,每次都如此轻蹙双眉。李宝莉甚至还关心他收帐是否吃亏:只换了个破面包车,关心他住得是否寒酸,关心他喝醉酒掉到沟里。李宝莉救猫咪之心从不改其衷或轻易受挫,而投入金钱和情感投入的代价也越来越大。一个人做一次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样的救猫咪次情节对于激发观众的移情,有着累加和叠加的效果。影片这样安排是非常巧妙的。从社会心理学来看,对于一个人初期印象较差,随着逐渐的了解,印象转好,这样的对比和反差对于人的心理冲击力是最大的,胜过一直印象很好。于是,观众移情的程度就不断增强,直到顶点。相比何嫂子,李宝莉甚至显得更能吃苦,更会做扁担生意。但何嫂子的性格比较平淡,很难进一步反衬李宝莉的性格。何嫂子的惟一叙事功能就是调侃了阴盛阳衰(这在影片中和生活中无疑都是事实)。于是,在何嫂子次情节结束(在一次忍受婆婆逼迫和揶揄的,代价重大的救猫咪行动中达到高潮)后,建建的次情节便渐入高潮。
    建建 – 一个自我击败的人,李宝莉的一面镜子
    建建正如他自己所说是一个嘴贱的人。想必他的真情曾遇到过持久的伤害,在他内心深处产生了恐惧和巨大的羞耻感。于是,每当他要表示善意时,或者产生与人接近的愿望时,那种对于伤害的回忆和羞耻感就条件反射般地涌到心头。从而,他发展了一套自我击败的人生策略:既然多情总被无情伤,那么在你还没有伤害我之前,我就先发制人,先无情地攻击你,这样我就可以避免被伤害:
    • 出狱回来遇到李宝莉的主动关心,他明明有些触动,却说,怎么怕我吗?
    • 邀请李宝莉去看他的货运站,本来很热情,他非要加上一句,你又不能给我带来生意,你个扁担。
    • 在诱奸李宝莉后,他明明想和她约会,却莫名其妙发挥了一大段:现在的人都很随便,做完了跟没事一样。
    • 李宝莉去探望他,帮他收拾屋子,他明明感激,却推托说,我又没有请钟点工。
    • 李宝莉弄伤了他,去赔钱道歉。他试图表示不想谈钱,不想见外,却说成我睡了你也没有吃亏,你怎么倒贴我钱。
    • 当他从李宝莉的委屈爆发中意识到她的真情流露时,他内心应该有所感动,却明确冷冷地说本来就没有当真,不要装得很有情。
    • 当然,在影片的最后,他终于第一次说出了主动关心的话(有什么打算),自我表露的话(我就是嘴贱),毫不犹豫担当的话(老子不怕),再没有加上一句什么。
    其实建建活脱就像李宝莉的一面镜子:他们的父母可能由于生活的苦难和重担忽略了他们,可能因为本身性格和脾气乃至文化素养的局限对他们的情感需求置之不理,或者甚至对他们施加了言语乃至肢体的暴力。于是,他们生活在一种强大的不安全感中。他们是如此地需要爱,渴望爱,想表达爱,却因为生命早期种种的共情挫败和巨大羞耻感,演出成了一种怒气和攻击欲。他们没有掌握爱的语言。他们粗暴地对待别人,也许恰恰是因为他们曾经被如此地粗暴对待。记得在搬家夫妻冲突中,李宝莉恶狠狠地骂马学武:生得贱。也许她也被这样责骂过。
    李宝莉- 少有人能做到的坚韧,刚强和容忍
    对于李宝莉而言,早年共情失败的影响是巨大的。她真的缺乏共情的能力,即为别人设身处地设想的能力。李宝莉只能生活在她自己的现实框架和习惯思维里面,无法哪怕一点点地跳脱出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她说了劳心的事情她不行,她做能做到最劳心的事情,就是以己度人:
    • 她也许生在一个锱铢必较,睚眦必报的环境里,这既培养了她能为不多的报酬任劳任怨的态度,却又带给她为蝇头小利斤斤计较的小市民思维定势。她怎么也不能共情搬运工人的辛苦,却只能以己度人,反感他们不如自己任劳任怨,货真价实,价格公道,钱货两清,更反感他们就地起价,懒惰不负责还贪她家小便宜。

    • 她能感受到丈夫从当初跪地发誓对她好,到不合作冷暴力的变化,而自己心意似乎不变,为此愤懑委屈不已。但她却感受不到自己优势意识和强势态度给丈夫带来的委屈,受挫和不断逃离。所以她强烈反对小景的警告。

    • 对于丈夫百般拒绝房事或者敷衍了事,是因为伙计不给力或者第二天要搬家等借口,她都木知木觉地相信,直到她发现丈夫和情人发生奸情时的急迫慷慨,春声荡漾,对比后方才觉悟深深的失落和自尊的贬抑。

    • 她顾及儿子,没有去抓奸在床,希望通过第三方外力把偷情的丈夫给轻易夺回来。却没能设想这么做可能给丈夫带来的事业和感情上的伤害。

    • 她好不容易通过外力和自己的“宽大”把丈夫服服帖帖地抓到身边颐指气使,不料丈夫搬出老娘来横插一杠。她气急败坏,怒火中烧,恶言相向,冷嘲热讽,却无法设想这么做给丈夫和婆婆带来的严重伤害。

    • 她只知道拼命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把人生的一半奉献给了孩子,却体会不到自己的恶言厉吼,粗暴对待,缺乏共情的关心和缺乏陪伴,给孩子带来的恐惧和疏离,以及丈夫,婆婆的态度对于儿子的负面影响。

    • 当她知道丈夫自杀后,她只认为丈夫是受不了下岗的刺激自杀的。所以,她又以己度人,说自己下岗了,不还活得好好的。她想不清白,看不起丈夫的懦弱,更不能理解丈夫对她一言不发,甚至觉得丈夫有点对不起她。

    反过来,曾经饱受损害和侮辱的李宝莉,对于人情冷漠,甚至是粗暴对待,却有着深厚的容忍力和超强的耐受度。对于丈夫拒绝敬酒,李宝莉自我调侃说,今天高兴不和你计较。对于婆婆一次次的言语相逼,李宝莉每次都忍了,默默无言。也许冷漠的环境让她习惯了,她从不认为自己不值得接受这些委屈。相反,对于早年爱的缺失,她恰恰希望不惜一切代价来换取这份爱,为此她宁愿扮演一个牺牲者和照顾者的角色而甘之如饴,矢志不渝。
    正因为她无法共情,影片前半部马学武要求离婚,偷情,自杀成为了她人生的三个突如其来,莫名其妙,毫无抵抗,冲击巨大的大灾难。但是,与马学武不同,李宝莉决不逃避,打倒了再爬起来,勇敢面对。她有着底层劳动人民特有的坚韧和刚强,以及强大的意志力。影片的前半部在激励事件(马学武提出离婚)后,由她强大的意志力贯穿。马学武提出离婚,她痛哭过就去找小景出主意,在小景的劝告下,用不断升级的各种办法把马学武拴在身边。例如从苦苦守候,好生伺候,好言相侍,利用儿子,到主动出击,跟踪伏击,运用公检法,给婆婆下马威。很显然,她根本不是马学武的对手。发现马学武偷情时,她痛苦得万箭穿心。但很快就能爬起来,揩干眼泪,拾掇自己,并用巧计获得电话号码。丈夫死了,没有给她留下一个字。她却一滴眼泪没有掉。虽不明所以,却毫不为迷信所迫,马上励志撑起一片天。试问这在当代人里面有多少能够做到。底层劳动人民需要辛苦地劳作方能果腹,通过这些生命的历练,他们的血液里骨骼里都明白可以用自己的努力来争取生命的权力和尊严(这在李宝莉和小景的对话里可以看出,李宝莉对于用体力挣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踏实,自在和自信)。同时,被活生生的残酷现实逼迫着追逐着的他们,每分钟都活在现实里,扎在泥土中,没有时间和空间来奢侈地做马学武式的幻想,马学武式的逃避。例如被丈夫以死抛弃后,她第一时间就检查存款。生活的苦难和艰辛给了她一种不认输,不信命,不放弃的性格。影片的后半部也被她的强大的意志力支持,“要撑起这个家,不能让它散了”,一切为了儿子(显然她的百般讨好也似乎遇到一堵无形的墙壁)。她的坚持和勇敢,却每每能够让她渡过生命的种种苦难,仍然充满勇气,依然心地善良,情真意切,不改初衷。她高扬了人性的光辉,万丈光荣。
    可是,一切都走向了她愿望的反面。马学武没有拴住,不留一字,永远离开,却久久阴魂不散。万没有想到她一往情深,含辛茹苦培养的儿子,会那么决绝地背叛,要和她一刀两断。她还是不服不屈。可是,居然这两件事非但有关联,而且都直接归咎于她。恍如晴天霹雳,她的整个世界,以及她所信赖,依赖,为之奋斗的价值(拴住丈夫,为了儿子)瞬间崩塌了。众叛亲离,她失去了和这个世界的所有情感联系和寄托。她拼命地逃离这种天崩地裂,黑白颠倒的现实,来到了江边,走投无路,莫知所往。可是,逃无可逃,一群庆生的孩子又把她硬生生拉回到了现实。这时,曾经坑了她的生活,醍醐灌顶似的教会了她共情,她似乎明白了马学武当初的走投无路情归何处,以及来到江边时的凄凄惶惶,她终于也意识到了孩子的惶恐和疏离毁坏了他童年的快乐。
    许多人在生命的早期都会不期然遭遇一些情感的挫折和伤害。当他们能够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就变成了一往无前的斗士,一定要争一个胜负得失,用来补偿从前的缺失。那些争名逐利,蝇营狗苟,那些狼奔豕突,好强斗勇,那些不甘挣扎,贪心不足就是为了证明一件事:我是好的,我是值得的。李宝莉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梅花香自苦寒来,最终她学会了和解,和生活和解,和自己和解。她意识到,那些拼命争取的高低短长,那戏武断评判的高贵贫贱和那些斤斤计较的强妄态度,恰恰伤害和扭曲了人生,恰恰局限并丧失了自我。于是,她终于学会了放弃争输赢,并接受人生和自己的不完美。这些不完美,就像收留她的建建那样有过去,有缺陷,有反复。人生,或者就像建建的破车那样吼得响,开得慢,常常会熄火,还得要自己下来推一把,方能收拾精神,重新上路。这是李宝莉的了悟,也是李宝莉的救赎。
    婆婆 – 影片场景情感价值的调节功能
    • 影片场景的动力在与对于观众而言的情感价值的变化。而对观众而言情感价值的变化,取决于观众对于主人公的移情,即对主人公自觉和不自觉愿望的理解和关心。而婆婆是影片情感价值的调节器。在影片的前半部,由于李宝莉的需求是夺回丈夫。婆婆成了她实现愿望的重大阻碍,观众的移情尚在李宝莉这边。但是,李宝莉的强势,蛮不讲理对比婆婆的委曲求全,可怜和被逼出走,婆婆成了弱者。观众的同情心总是偏向相对的弱者。于是观众的同情中心开始偏向婆婆而非李宝莉。可毕竟影片同情的中心需要回到李宝莉身上,下半部影片做了一些巧妙的安排来转移同情的中心。
    • 第一个场景:李宝莉开家长会:她那劳工身份和粗线条性格与现场的很不协调,婆婆又发不让她来的牢骚。第二个场景,李宝莉回到家里,低声下气地求儿子同她说话。这里充分体现了爱使人渺小这句话。这时,儿子的莫名呵斥,婆婆又助威地数落她没文化。于是,李宝莉和儿子,婆婆,以及周遭环境的关系颠倒了,李宝莉成了彻底的弱者,好让观众改变同情的中心。接着,影片马上用两个场景来间接歌颂李宝莉。一个是小景和儿子谈,母亲有多不容易了。一个是老师斥责学生,扁担的儿子年年考第一。
    • 于是我们重新开始同情李宝莉,我们了解她的愿望是尽可能创造好的生活条件,帮助儿子读书,并且赡养婆婆。我们也了解李宝莉一个不自觉的愿望,即消弭与家人的隔阂,重新获得情感的慰藉和找回爱。 但每每这个不自觉的欲望,都遭遇了婆婆的打击。她说给孩子买点好的,婆婆说这个还用你说。她关心孩子学习,婆婆说她没文化。她问婆婆借钱,婆婆借机逼她把房子过户。她照顾孩子高考,婆婆说她碍事赶她走。最后婆婆生病还间接造成了她和儿子的误会,以及孩子和建建的冲突。
    • 这些段落里,婆婆和建建的作用是类似的,即让观众坐情感价值的过山车。每每李宝莉在与孩子/婆婆的关系上似乎取得了一点进展,有所融洽,情感价值从负到正,婆婆马上浇一桶冷水,情感价值转而从正到负。每每李宝莉和建建的关系上似乎取得了一点进展,李宝莉长期缺失的对爱的渴望有所复苏,情感价值从负到正,建建又嘴贱破坏殆尽,价值从负到正。
    • 婆婆最后开始理解和同情李宝莉,并为她的遭遇惋惜。这里,婆婆的角色起到了反衬的功能。如前所述,当一个人通过了解,把对别人的负面印象渐渐转向正面的时候,是最令人信服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婆婆的转变反衬了李宝莉人性之美如何水滴石穿,撼动人心。

    小景 – 影片的叙事功能
    • 小景在影片中主要承担是叙事功能。她一出现,就引发了李宝莉的痛苦流涕,无助无措 。这和李宝莉前一个场景里面的强势和控制欲呈现出鲜明的对比。顿时让我们对李宝莉改观,从强到弱的反差和对比,让观众开始建立移情。在李宝莉发现丈夫出轨后,万箭穿心地痛苦不能自已时,这种移情进一步增加。 当然,观众本身的道德价值观就多半不支持出轨。

    • 李宝莉每次遭遇变故后,小景都要来出谋划策,顺便感慨一番。对于情节既有推动,又有一种意义上的概括和升华。小景给李宝莉出的第一个妙计,把老公拴住,直接导致影片上半部分的动力和故事脊椎。小景给李宝莉揭示万箭穿心的秘密,李宝莉不信命,发誓要撑起家,直接导致影片下半部的动力和故事脊椎。

    • 上半部里,小景上门进行调解时,和李宝莉的对话,点出了李宝莉的身世,也间接解释了李宝莉婚姻不合的原因,对于影片的人物塑造,情节动力起到了关键性的揭示作用,可以说是一月照万川。

    儿子 – 撑起影片后半部的负面力量
    • 许多人诟病儿子的角色过于脸谱化,单一化。这里不免要多涂几笔。在小景上门调解的同一个场景里,儿子也表明了明确偏向父亲,讨厌母亲的态度,为后面的情节进行了伏笔和铺垫。

    • 在后面的影片中,对于儿子的态度,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展示,铺垫,并有了一个长达5分钟的闪回,用来渲染最终的母子冲突,就是要建立儿子反叛态度的合理性。

    • 孩子害怕并疏远易怒暴躁的母亲,和爸爸亲是正常的状况。青春期的孩子易冲动,母亲长期不在身边,听由自己印象,想象,和奶奶的灌输,产生憎恨和背叛,其思维不成熟,归因偏颇单一,也是正常,无可厚非的。



     7 ) 虽万箭穿心可生活还要继续

    这个故事非常冷酷的描述了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整部影片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坏人,所有人都是为生存和自身利益挣扎的小人物。看到了生活在社会中下层人的心酸。真是万箭穿心。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可是真有几个人能改呢?宝莉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没有心机,脾气倔强。她倔强的背后是很多的苦难,丈夫出轨,背叛,自杀。养孩子的坚辛和孩子对她的仇恨。一个女人经过十年从一个稍有姿色的妇人变成一个只顾赚钱养家,不修边幅的,被残酷生活伤害的伤痕累累。可是她还是坚定的和命运抗争。
    颜丙燕的表演非常流畅自然,打动人心,让人印象深刻。整部影片都很压抑透不过气的感觉,但是影片的结尾多少给了观众一点安慰,宝莉原谅了儿子,解脱了别人和自己,去追求她该享受的爱和生活。

    生活很多时候就是没有什么道理和逻辑,这就是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他们的日子就是那么多的不顺心憋屈。可是他们还是那么坚韧和洒脱的活着,毕竟日子总是要继续,平凡的人总是给我们更多感动。生活就像结尾那辆破车,虽然千疮百孔,还是要继续向前!

     8 ) 一种现实

      《万箭穿心》中有一个镜头,在火车道口前,骑自行车上班的工人一边等火车驶过,一边用一次性饭盒划拉着早饭,火车过去,道口开放,工人将饭盒往前面的车筐里一放,继续骑车上班。这样的细节在这电影还有很多,它们与任何的主线和支线情节都无关,它们的存在只是为了让影片有一种时代和环境被还原的现实质感,也体现了创作者的一种态度。王竞所有影片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关注现实和民生,而《万箭钻心》其他王竞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题材不具备话题性,如《一年到头》中的春运、《无形杀》中的网络暴力、《我是植物人》中的医疗黑幕等等这,它只是平实地记录了一个女人作为妻子和母亲十年间的沧海桑田,并由此看到了我们一直浸淫其中的一种现实,这种现实并不离奇,但很残酷,身处其中,我们每个人都会产生同样的焦虑和不安,这是我认为影片更有价值的地方。
      关于武汉,有两位女作家都做过十分生动的描摹,一个是池莉,一个是方方。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方方,因为她笔下的武汉更富有市井气,同时也少了很多的矫情和自恋。她早年的《风景》,以一个死人的视角对家庭生活进行了悲观描述,充满了绝望的恶趣味,一直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直面当代城市生活的小说。这种绝望同样也是《万箭穿心》的主导情绪。影片女主角李宝莉,一个打熬在社会最底层、用尽所有心血和执着来维持自己的家庭的女人,最终却先后遭到丈夫和儿子的背离和唾弃,我们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加诸于主人公身上的万箭穿心,特别是后半段的母子交恶,十分虐心,其实这部分内容也是我最不喜欢的情节,因为对这份彻骨的恨意影片的铺垫显得不足,冲突也就带有了狗血的味道。方方的小说有一点让我很欣赏的地方是,她绝不会在道德上拔高人物,同样是忍辱负重的母爱,对比《唐山大地震》中的“守节”,《万箭穿心》显得更世俗,更有人味,也更催人泪下。
      李宝莉的扮演者颜丙燕,用全身心的投入完成了一次可以用伟大来形容的表演,她不仅是在用表情、眼神、语言和动作来塑造人物的,而且还包括她的呼吸、沉默、背影……当十年后的转场后,李宝莉挑着扁担的身影在银幕上一出现,我甚至还没有看到她沧桑的面容,就已经热泪盈眶了,因为我想到了这十年的扁担生涯对这样一个女人意味着什么。
      《万箭穿心》的艺术总监是谢飞,而这部电影在很多方面都让我想起了谢飞早年的代表作《香魂女》,尽管少了些现实批判的内容,但那种女人命运与社会演进相互交织和碰撞的还是一脉相承的,这是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里弥足珍贵的创作良心。

     短评

    中了万箭穿心的命 也要抱着万丈光芒的心

    7分钟前
    • 牛大逼
    • 力荐

    李宝莉的角色魅力在于,即使是悲剧,也要梗着脖子在荒唐的生活中杀出一条血路;即使是万箭穿心,也要硬着头皮活出万丈光芒。儿子和婆婆在榨取了她的价值后又将她遗弃,她也能迅速接受现实继续前行,不忿不怨。结尾是神来之笔,生活就像这婊子养的车,熄火了,推一推就又能走了。

    11分钟前
    • 李濛Lemon
    • 推荐

    用崔永元的话是:这样的电影不去看,那真是万箭穿心了

    16分钟前
    • lomo36
    • 力荐

    全家最正常的就是李宝莉,唯一的缺点就是刀子嘴,马学武挺大个老爷们,出轨行,受点挫折就跳江,小宝我真他吗想大耳刮子抽死他,没有你妈风吹日晒挑扁担你还上学屎你都吃不上热的,李宝莉唯一的希望确是失望。

    17分钟前
    • 朋克大帝
    • 力荐

    【武汉话原版4星】要过屋中“坎”,先解心中“结” ,这才是生活。造化弄人,太信命,把一切归咎于天意,殊不知穿的是人心,跟风水无关。就像那辆发动不了的车,总要下去推一把。;【国配版2星半】普通话版完全失了灵魂,角色都很空洞,武汉的地气儿全没了,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关键还零零碎碎刪了10分

    2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看完之后心情好差,买了酒回来。片子里每个人都有性格上的缺陷和做的不对的地方,但实际上就是这样。女主角演技超好。万箭穿心这题目其实不算贴切,这是一个漫长的悲剧。生活让人一点点萎缩屈服,七拐八拐人生大半过去了。命啊,都是夹裹着人前进,不知道哪个岔路口就走到万劫不复了。唉。喝酒。

    26分钟前
    • Vince
    • 推荐

    我觉得好片一般有两种 现实和理想 美国的梦和中国的现实 是最好的片源

    27分钟前
    • dream persuer
    • 力荐

    北电放映,谢飞监制,去年至今剧情最为合理且紧凑的国产片,真实不造作,导演很用心,结尾出字幕的时候潸然泪下。女演员表演非常之到位。

    29分钟前
    • 小心肝
    • 力荐

    那句“谈感情,太伤钱了。”是我本年度听过最好的金句!

    32分钟前
    • kalavinka
    • 推荐

    最好的一幕是,跟建建车震后几天,颜丙燕在市场里揽生意,看见小面包开到身前,她不由自主地往车里张望了一眼。无奈、两难和略微的希冀,在这个张望里一览无余。

    37分钟前
    • 八圈
    • 推荐

    如果一个女人不是因为看上了你而和你结婚的话,那么她只会一直都看不上你,因为婚后的生活只能让你身上仅有的几处光彩抹掉。没文化没钱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文化有工作但却懦弱胆小怕事耍心机还跑去偷情被下岗后直接投江自尽的怨男,更可怕的是,他写封遗书都不忘提醒自己不懂事的儿子,这都是你妈逼的。

    40分钟前
    • DamienChung
    • 力荐

    第一次在大银幕看到如此真实质感的武汉,李宝莉是中国的卡比利亚,《万箭穿心》是目前为止看到的今年最好最感人的国片

    42分钟前
    • 布依葵
    • 推荐

    太特么真实了 尤其是那奶奶 村妇的伪善和狡猾

    43分钟前
    • 北溟鱼
    • 推荐

    万箭穿心,哪能习惯就好

    46分钟前
    • 力荐

    #影评# 日子就是结尾那辆车,婊子养的,但推推还能往前走。

    49分钟前
    • K
    • 还行

    无聊

    51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较差

    1. 2012华语片最佳 2. 大气、沧桑、释然 3. 以封建迷信外化人物命运与情绪,或许这就是所谓“feng shui(风水),英文片名点缀的刚刚好” 4. 颜丙艳让人刮目、电影看完都不敢相信这女人就是她演的 5. 有时候我一想到这个问题就会吓自己一跳:孩子好久没叫我“妈”了 6. 国配版删了10分钟 7. 什么万箭穿心,我就不信邪,我看这是万丈光芒 8. 谈感情,太伤钱了 9. 要过的细啊!

    52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女主和《大时代》的丁蟹一样都是死不悔改、天下负我的人格。逆境磨灭了棱角,却不能打消那份“到底意难平”的执念。自讨苦吃,苦必随之。作为电影来说它太真实了,真实得就是生活。而如果银幕上下没有差异了,我们能收获什么?

    5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看完《万箭穿心》心情五味杂陈。真实不造作的剧情和导演的用心,是今年看到的最好最感人的国产电影。当男人不爱他的妻子的时候,她哭闹是错,笑也是错。万箭穿心的时候惩罚别人总是最痛快的,可生活也会让你付出代价。所以人啊还是得学着放过自己,多过一天高兴的日子都是赚到的。

    57分钟前
    • 九份的咖啡店
    • 力荐

    颜丙燕可以得奥斯卡了。

    58分钟前
    • her²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