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巴比伦柏林第二季

    巴比伦柏林第二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德国2017

    主演:沃尔克·布鲁赫,丽芙·丽莎·弗赖斯,彼得·库尔特,马蒂亚斯·勃兰特,Leonie Benesch,Severija Janusauskaite,拉斯·艾丁格,米谢尔·马蒂切维奇,耶迪斯·特里贝尔,弗丽茨·哈勃兰特,艾沃·皮茨克 

    导演:汤姆·提克威,Henk Handloegten,阿希姆·冯·博里斯 

    猜你喜欢

     剧照

    巴比伦柏林第二季 剧照 NO.1巴比伦柏林第二季 剧照 NO.2巴比伦柏林第二季 剧照 NO.3巴比伦柏林第二季 剧照 NO.4巴比伦柏林第二季 剧照 NO.5巴比伦柏林第二季 剧照 NO.6巴比伦柏林第二季 剧照 NO.16巴比伦柏林第二季 剧照 NO.17巴比伦柏林第二季 剧照 NO.18巴比伦柏林第二季 剧照 NO.19巴比伦柏林第二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Charlotte进入了警队,协助Rath继续追宗苏联死尸案件。警队也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但是因为外交原因受到了阻扰。而Rath和犹太裔长官Benda组队继续追踪案。。。似乎Rath卷入了警队内部的权力斗争。

     长篇影评

     1 ) 帝国梦与民主吹花:魏玛共和国顶峰的“柏林-1929”

    看完第一季的感觉是惊鸿一瞥,即开眼又炸裂。尤其是第二集在酒吧里,伴随着“ Zu Asche Zu Staub”(尘归尘,土归土),酒吧里的纸醉金迷加上惊艳的交叉剪辑,感觉前两季都定格在了这一瞬间。结合最近看的日剧《我的危险妻子》和美剧《不死法医》,《巴比伦柏林》制作绝对精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了电影不疾不徐的缓慢质感,而非完全依靠故事推进剧情。完全依靠编剧推进的电视剧有太多巧合与套路,持续高能之后,留不下任何影像记忆。就像《不死法医》,完全依靠男主角的“不死之身”的超能力,各种案件一一化解,剧情推进像是从后往前写得一样,每一个案件先定下谁是凶手,然后再编造各种行凶意图与手段。《我的危险妻子》情节跌宕起伏,这一点上比《不死法医》好,但是他延续了像《半泽直树》等经典日剧的一贯路数,反转接着反转,各种情节的小循环凑成一个密集的大循环。好看是好看,可是看多了难免有点审美疲劳。一部电视剧里不推进剧情又不是为了刻划任务性格的段落如果算作某种“冗余”的话(褒义词),《不死法医》里这种“冗余的水分”之处出现在男主人公在200多岁的生命里不断闪回到过去与妻子的回忆种种,而种种回忆有时候出现的非常突兀,突兀到为了剧情推进强行回忆的程度。《我的危险妻子》里几乎是满满的干活,没有一点水分。电视剧也要讲节奏,这里说的节奏不仅仅是哪一集出现爆点哪里又出现伏笔,而是我前面说的不疾不徐的叙事节奏。

    《巴比伦柏林》第一季主要讲了儿子从科隆来到柏林警察局为父寻毛片,剧情切口极小,但穿插了多条叙事线索:男主角寻毛片,苏联托派革命分子意图对抗斯大林集权统治,蠢蠢欲动的反共和暗流等。在托派革命分子—苏联大使馆、柏林警察局—饭店帮派、德国大财团—帝国复辟军官、凡尔赛条约制裁下的柏林平民日常生活间,剧集勾勒出1929年间在施特雷泽曼治理下魏玛共和国顶峰(魏玛共和国一共维持了15年),与希特勒代表的纳粹分子蠢蠢欲动的复辟行动下的柏林生活浮世绘。第二季则将全部的笔墨用在刻划共和议员揭露帝国军官复辟之路上,剧情在收缩,观感也在朝美剧的方向发展。而在第一季里那些柏林街景、夜店奇观也不再惊艳。最难让人忍受的是,两派权力博弈之间,男主角竟是一个没有政治立场的人。这使得他的存在完全没有核心支撑。如果第一季为父寻毛片还算是一个没有合理性但有必要性的理由,那毛片都销毁了,第二季留在柏林的根本意义是什么?逃离父亲的管制?(为此编剧还强行把嫂子弄了过来)夹在波谲云诡、风云变幻的30年代的柏林,没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主角沦为一个只叙事穿针引线的棋子,这样很难塑造鲜明的人物性格。相比之下女主角性格鲜明,动机扎实。虽然有时候也是强行刷存在感,但在核心性格塑造上,更能站得住。

    民主吹花,就像中世纪游吟诗人寻找的一种乌有之花一样,在1929年的柏林,注定是一场镜花水月。帝国梦即将席卷而来(1933年希特勒上台),这部剧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借着男主角看似忧郁又忙碌,实则不着四六的穿针引线,看一眼魏玛共和国顶峰时期柏林的繁华一景。

     2 ) 苏联特务对格里安说的话

    仔细想了想 其实这句话真的很有趣 男主的所作所为似乎真的是在阻止德国重新成为一个拥有强大军队的国家 是在与“国家”作对 但强大起来的军队再加上一群被自己煽动起来的民族主义裹挟并急于稳固自己利益的统治者更容易使让德国再度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反而间接地帮助了自己的国家免于落此地步 尽管他的努力最终也不会有太大意义 同样 我想在苏德战场上死于德军轰炸和炮火的军人肯定不能接受这些由己方人员训练出来的飞行员 赞助的枪弹最后竟然来祸害自己的祖国 战争还有许多年才会爆发 格里安想不到 苏联人也想不到 但事实还是证明 试图玩火的人 最终都会被自己搬起的石头砸脚 无论是三德子的冒险家 还是苏联政府

     3 ) 明争暗斗到头来一场空

    几乎没有人达成了心愿。

    往大了说:

    苏联政府、国防军要夺取黄金,最后发现黄金都是假的;想做毒气交易,结果也凉了。

    亚美尼亚黑帮先要胶卷、再要金子,全凉。

    托派被打爆,寻找Sorokina和黄金的下落,Sorokina还在躲藏,全然不知他们为之拼命的玩意已经是坨shit。

    圣血日行动无果而终,大资本家没捞到一分钱,裱糊匠兴登堡还在庇护一帮企图推翻自己的人。

    社民党当局一失足成千古恨,5.1大屠杀让当局和德共都下不来台,最后拉特的伪证和本达谋杀案基本宣告了德共斗争失败,而当局也在无休止的和稀泥中渐渐耗尽自己的活力。

    往小了说:

    夏洛特的废柴家人仍是废柴,她信赖托心的人要么死要么渣要么已有一众家室,格雷塔把自己的身心都送进了监狱,拉特除了背负上作伪证的骂名,只回想起了足以令人谢罪的不堪往事,女房东依旧寂寞守空房,邋遢记者看到新闻发布会取消更觉大限将至,Fritz无脑加入纳粹估计活不过长刀之夜,沃尔特的妻子终于成为遗孀。

    最让人唏嘘的还是拉特和沃尔特之间的关系。从一开始的猜疑,到后来把话说开冰释前嫌,再到后来因观念不同再次走向分歧,二人关系历经波折。无论如何,在日常工作上二人之间存在一种默契,这也许是种情谊,这种情谊长期以来凌驾在观念分歧之上:拉特发现沃尔特是凶手之后,第一件事不是向本达报告,而是当面质问;沃尔特发现拉特试图破坏自己的计划时,也许是出于战友情谊,迟迟没有对拉特下手。二人打了好几架,按照一般套路,能打一架解决的问题通常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拉特破坏圣血日行动事后,沃尔特坐在高处抽烟发呆:情谊在大势面前破灭了。然后就以拔枪相向、沃尔特凉凉的剧情,如愿以偿地破灭了。

    综上述,在我看来,1929年的德国,每个人、每个势力都在为自己、为国家而努力、斗争,结果所有人、所有势力都一无所获。除了纳粹,只有他们在反共上取得了进展,让这个深渊中的国家出现了一丢丢改变,给悲痛麻木的个人带来了一丝活力。

    而“我”是人民当中的一个,这是一个人民对1929年德国的看法。

    我曾觉得这部剧没有很好地展现出纳粹被放出魔盒的社会光景,现在看来是naive了,行为艺术才是终极艺术。

     4 ) 荒诞的民主,风潮的柏林

    如果民主生活在巴比伦,那么活在1929年柏林的,大多数可能都是疯子。

    古巴比伦王国,除了因为周杰伦那首歌,让大家知道位于米索不达米亚平原和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外,大部分人几乎对其一无所知。事实上,这是人类最早的奴隶制王国,也是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可惜业已不存在了。我想,汤姆提克威在构思剧名的时候使用巴比伦的字眼,大概是对民主毫无目的的追求,又或者是对1929年魏玛共和国社会的深刻反讽。

    提起汤姆提克威,大家比较了解的应该是1998年的《罗拉快跑》和2006年的《香水》,尤其是前者模仿基耶斯洛夫斯基《机遇之歌》式的讲故事方法,被不少影迷供奉为圣典。其实汤姆提克威近来几乎都在电视剧上发展,除了与沃卓斯基姐弟共同制作的《超感猎杀》系列外,拳头作品便是这部号称为德国史上最贵的电视剧《巴比伦柏林》。

    讲述历史悬疑的电视剧集并不少见,讲述纳粹统治前后时期的故事也有很多,但像汤姆提克威一样预订了三季共24集电视剧,宏观地从1929年的魏玛共和国开始,详细剖析纳粹上台前德国各种错综复杂的党派力量,并深刻挖掘人性的剧集可谓凤毛麟角。

    《巴比伦柏林》最迷人的地方,正是扎实的剧本展示的多线叙事,多场神乎其技的平行蒙太奇和剪辑技巧,一二季连起来看完,需要马上重看第一季第一集重新整理思绪。刚进入第一季,可能要坚持三到四集才会进入非凡的体验,这对于不习惯看这类历史剧的观众无疑是道不低的门槛,可能这也是对如此神剧怎么吹都不红的重要原因吧。

    剧集展示当时的德国党派众多,包括德国民主党、德国共产党,苏联的斯大林政党和流亡的托洛茨基党派,还有黑色国防军等,让这个新兴的民主政体从一开始建立之际便显得摇摇欲坠。德国人对于军国主义或一些狭隘民族主义在当时总有一种继承传统式的崇拜,而民粹主义思想又令共产党(红党)的力量不断扩大,导致剧集讲述的当时总统兴登堡对于军队掌控政权的一种默许,犹太议员对民主孜孜以求的追逐和无奈,罔顾凡尔赛合约利用俄国力量复兴军队等故事,都有了一种历史承托的合理性。也正是在如此风起云涌的柏林,人性面临抉择的艰难困境才会充分凸现,这也是一切编导绝不肯放过的重要切入点。

    其实如果从整体上看,剧集的格局还是非常好莱坞的:第一季第一集从俄国开来的火车上的金子讲起,到第二季最后一集两位警察一种西部片式的双雄对决(在火车上远远地向对方开枪,还不是《正午》+《铁道游击队》吗),那种任务式驱动和对利益纠葛的摆脱与追逐,属于好莱坞编剧常用的基本手段。汤姆提克威的创新之处,正是在乱世中立起一个又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角色,他们中没有绝对的正反派之分,为了生存(在当时的世道甚至显得有点过分奢侈的要求),他们无一不作出了最适当,但很可能是最不正确、不道德的选择:

    肥胖的警长有强烈的军国主义复辟的愿望,却深爱着自己家中酗酒的妻子;

    年轻的女孩一心想做警察,为了生计却不得不在夜总会卖淫;

    女孩的闺蜜在犹太议员家打工,却爱上了身为红党的男朋友,受红党唆摆利用引爆了议员的办公室;

    就连拍摄色情电影赚钱的黑社会,对小女孩都是如此充满爱心;

    ……

    当所有矛盾的焦点都落在男主角拉特警官身上,这个角色便是当时人性的一面镜子:他深爱的女孩被哥哥抢走后,决心当兵证明自己;在战争中对哥哥怀恨在心决定见死不救;受父亲派遣到柏林收缴色情影片,看到影片后却又怒不可恕;因受战争创伤必须用毒品麻醉自己,在真理面前选择用欺骗维护自己并不见得光鲜的职业,希望向神父告解又怕对方知道秘密杀害神父……拉特所作的每一个选择都无谓对与错,他仿佛被时代的洪流推着前进,无法停下来作出独立的思考。他受困于过去,也无法面对未来。当所有恐惧的源头被哥哥一一揭盅后,他能够做的只是躲在哥哥的怀里哭得像个孩子。

    汤姆提克威塑造如此复杂的一个角色,事实上也是战后德国人民的意识投射,分分钟还具备强烈的现实意义。在过去的困境中找不到出口,在前途的选择上感到迷惘无助,这也许是现代社会很多人面临的困惑,而在这样的集体社会心理投射下,无论建立何种社会体制,谈论所谓的民主都显得如此荒诞和可笑。

    所以布鲁诺警长说,在柏林生活的都是疯子。或许只有疯子才能作出如此不按常理的抉择,或许也只有这样的抉择,才能在1929年的德国柏林生存下来。这个真实的疯子之城,起码比遥远的古巴比伦来得有血有肉,有笑有泪。这一秒在英伦爵士乐中莺歌燕舞,下一秒可能就在党派纷争枪林弹雨中苟且偷生。

    所以,人这一生,无论如何都要到柏林一趟的。

    期待今年12月《巴比伦柏林》第三季有着更精彩的终章。

     5 ) 战争的另一视角——一二两季

    看了很多剧评,很失望,想自己写一个。

    看完全两季把前面写的内容都删了,连写一篇剧评吧。剧本很注重画面的绚丽和镜头的运用,观感效果极佳。剧情设置悬疑感很强。而且两季是连起来的,所以从第一季的第一个镜头到第二季最后的镜头,都是经过精心设计。非常扎实的脚本设计。让人叹服。这剧从很多线索的侧面展现了1929年德国状态。

    背景

    魏玛共和国——这个在建立之初就几乎摇摇欲坠的政体,一战的失败让民主党派偶然取得了政权。驱逐了德皇。但是共和国的成立也完全向德国旧军队成员屈服。和英美,法国等其他欧洲已经形成民主制度的国家不同,德国的这个魏玛共和国在工业和军事上完全没有摆脱旧有的父权政体的控制。又加之一战的战败和《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战争赔偿条约的签署,使得上至社会精英阶层,下至贫民百姓都完全对魏玛共和国的政体完全失去信任。而对一战的战败。这里我想特别说明一下。看到豆瓣评论有两个人把德国的战败甩锅给社会民主党(也就是共和国)看得我真是匪夷所思!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不知道他们从哪里看来的战争史,难不成是纳粹党所写的???

    事实上,德国德国在1915年,也就是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就已经走向战败。德国在两个主要的战线展开战争,面对着在人数和生产力都比自己有着绝对优势的敌人,不仅德国的高层指挥官缺乏协调战争的战略计划,而且还不断的颠覆市民政府的权力。这是对于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的失败,必然导致对战争的失败。德国的工业水平和现代化的体制,是远远落后于英美法,这些已经走向民主的国家,他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很多人不去真正的解读历史。德国的军事水平被希特勒被宣传的几近神话。但从一战到二战,军民上下对战争充满信心几乎到盲目的状态,才使德国陷入了惨重的损失。德国在1915年之后所遭受的损失是令人震惊的。可是全国上下均不愿承认这一事实。以致道了战败已成现实,还不愿意面对。我不知道说1918年德军和英美两国还未分出胜负的是听谁说的??

    或许只有德国人这种对军国主义的狂热才有了一战战败后一味的寻找替罪羔羊。在青年阶层和参战的国防军们,剧里有着展现。大学里教授讲到战争所带给军人们永远无法修复的创伤时,台下的青年们愤然开骂,称这些所谓的精神创伤者是逃兵,而这个教授是导致战败的叛徒,是德国人的耻辱!而旧政权的精英们则在一起吊念一战的亡魂。直指一战的战败是民主党的过错。是德国人的耻辱!没有反思与自省,没有汲取教训。德国的兵败是懦弱士兵拖了后腿,是共和政党故意让德国战败。而军国主义独裁是神圣的,它是唯一可以让德国结束战败耻辱的政体——这是战后的军官们的共同信仰。也是很多德国大企业家,社会精英所集体认同的制度。因为德国的大型企业都是封建军事—工业联合体。就像剧里尼森集团的军工业,是直接效忠国防军的。

    本剧里所呈现的各方势力党派,比如德国共产党,苏联的斯大林政党和流亡的托洛茨基党派,还有黑色国防军是一派,当然还加上民主共和国自身,还有最后登场,当然是最重要的纳粹党。整个德国在1929年初已经四分五裂,各个党派各自为营(但在1929年末,国防军就归属纳粹党了)魏玛共和国已经有点名存实亡的味道了。在使用毒气,违反凡尔赛和约建立秘密军队这么大的犯罪行为面前,兴登堡却熟视无睹。可知共和国总统已经完全屈服于军国主义的权威之下。只可惜像本达这样一心为民主党官员,居然动弹不得。本达最后已经心灰意冷“或许再过个几周,我们就会被撤职了”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到,他为之殚精竭虑德国因为纳粹党的出现而身首异处(剧里最痛心的便是这段。看得人太难受)这一情节的安排无疑使整部剧的社会和政治基调在共和国屈服军权之后压抑黑暗的基调更加了一层。但仔细想想,本达议员这时候阵亡对本达一家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个相对可以接受的结局。再过个一年,在纳粹逐渐在柏林精英阶层站稳脚跟,掌权的时候,犹太人所遭受的羞辱与将更加令人痛心。在第二季结尾,纳粹生生地把一个犹太官员羞辱致死。在本达的办公室里,军官接替议员的位置让消毒(这也预示着国防军和纳粹有着最本质的相似之处)等等,最让人恶心的一段历史上演了。本达议员没有遭受言语和肢体上的羞辱,这好像是唯一可以值得庆幸的事情了吧。。。

    关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社会风尚。尤其是1925—1929年这段时期,也是共和国表面上相对繁荣的时期。在经过1923年的经济恶性膨胀之后德国经济快速稳步的进行回升。这段时期在民主的体制下,经历了西方性解放和女性解放热潮,封建保守的德国确实吹进了一股狂热的自由风尚。无论在文化上,科技上,教育上还是社会上,这股自由之光照亮了经历两个战役的德国黑暗夜空。剧里第一季一开始所展现的对美国爵士乐的追逐与喜爱。跳嬉皮舞。年轻一辈的人们努力追求新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民主的社会才刚刚开始。虽然社会体制在新政权和旧政权下分裂,但毕竟29年初表面上还是自由与疯狂的。拍摄色情影片的人说“根据魏玛宪法,文艺工作者有自由拍摄题材的权利,除非你设法证明我不是文艺工作者”说明共和国时期的文化政策是相当的宽松。对性的开放确实让人咋舌。这确实是当时的社会状态。因为长期在保守父权制权威下的德国一下子要学习欧洲自由民主的潮流时尚,狂风骤雨版自由入侵带来的也有一定的反弹效果。上至官僚,下至平民的性虐待和性疯狂也是一个问题。男主拉特就是被父亲派到柏林销毁性影片的。这种宽松自由的环境在纳粹掌权的一天全部扼杀殆尽。留下的只有高度极权控制之下的政治种族宣传和战争文化。所以看到开篇类似英国20年代爵士音乐的繁荣,我还是感到震惊和感慨的。20年代末期真是德国社会最宽松自由的时期了。

    关于剧情

    第一季开头其实看的云里雾里的,后来把第二季看完,重新看了一遍第一集。梳理一下。剧情一开始是准备由苏联开往德国的列车被托洛茨基党派的人拦截。托派几个人以为拦截的是一辆普通的装有杀虫剂的列车,把装有金子的列车接到这列车厢上,我想因为索罗金娜和尼森的关系,知道这不是普通的杀虫剂,而是军方需要的毒气。所以一路会避开检查,顺利到达柏林而不会出意外。国防军队利用毒气设备对付的估计是民主党派人士或者共产党,还有制造杀伤性武器。尼森的公司是大型军工生产企业,是直接面相旧政权的企业家族。本达也是首先逮捕了尼森本人,利用尼森来审问军权集团。后来发现原来国防军不止准备了毒气,更是在秘密部署空军。而苏联政府在帮助德国军方!(苏联驻德国大使通过索罗斯金知道托派密谋造反把托派在柏林的老巢端了,又酷刑审出了金子的事,所以想方设法不动声色的想把这一列车厢再运会苏联)本达和拉特去苏联大使馆谈判,以大使馆灭杀托派成员为筹码,让苏联政府提供德国国防军秘密部署军备的证据和要人。

    第一,苏联政府为何要帮助德国国防军?明知道凡尔赛和约里德国是不允许私下拥有那么庞大数量的空军和军需储备的。共和国政府更是按照凡尔赛和约明令禁止的。为了和平,也为了德国能够长久发展。站在苏联的立场(苏联不是凡尔赛和约的协约国,帮助德国对苏联没有利益冲突),如果德国的举动被欧洲国家发现,对德国所造成的制裁将是毁灭性的,那么苏联也会在好处面前分一杯羹,瓜分德国领土。或者让德国和英美法国这些国家拼,扰乱强国局势,对自己是百利而无一害。坐收渔利。斯大林这种心理在希特勒上台后对苏台德,对法国等侵略不闻不问,甚至暗中鼓励是一样的!让欧洲国家自相残杀。 那么苏联大使馆官员对本达和拉特说的那句“自己反对自己的国家”就很有意思了。带有挑拨的异味。可是苏联估计怎么都没想到这把火会烧到自己身上。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本达在审问泽贝克将军时,这位军国主义领头人物说“你有什么资格来定罪,该决定有罪与否的是德国人民”本达震惊的凝视着泽贝克。其实,剧里好几处都已经展现了,签订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耻辱有多大。很多德国人,包括政府官员对共和国政府签订凡尔赛条约都是极度不满的。认为强行削减军队,甚至不允许德国有独立的空军装备是国家最深刻的耻辱。这个耻辱全是共和国政府的错。泽贝克将军的话等于直接甩了本达一个耳光子。共和国成了全国上下战败的最大替罪羔羊!

    关于围绕金子的争夺,一开始只有索罗金娜和以克拉克为首的托派知道金子的事。后来苏联政府官员知道了(从铁路工人小哥那里逼供出来的),索罗金娜在尼森被捕出狱后过来找他告诉他金子的事(至于为什么告诉尼森我没想明白)。尼森为了重振自己在家族企业里的名望把金子的事告诉了国防军官员(就是脸上有疤的那位,后来继任本达的位置)国防军方面派出了布鲁诺来阻截金子(那么大一个事儿,国防军只派出一个人执行任务说不过去,还有最后和拉特在火车上的对决太扯,这个地方编剧处理的太过草率),黑社会一派是因为克拉克要复仇告诉他们的。男主一方到最后才知道金子的事,也是索罗金娜告诉他的(为什么索罗斯金要告诉素未谋面的警察,这是全剧我最不明白的地方,总觉得这个地方太跳,为了剧情而剧情,说不通)总之,觉得最后金子这条线编剧做的不走心,有些逻辑过于牵强,就像评论所说的,金子的重量和煤炭的重量能一样吗23333..

    关于人物和走向

    关于布鲁诺和拉特,其实是德国两个倾向的代表。布鲁诺一开始对拉特有好感,第一拉特参假过一战。第二,拉特是为了父亲指派的任务而来到柏林。还有男主的父亲的态度,猜测拉特父亲也应该是一位军官。拉特在布鲁诺家里讲述他怎样从战争中救出哥哥的英雄事迹让布鲁诺觉得拉特是信仰战争的。布鲁诺是军国主义强烈的崇拜者。蔑视魏玛共和国政体。第二季最后一集布鲁诺大骂拉特是个懦弱的逃兵,是个无信仰,无忠诚之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叛徒。因为布鲁诺认为拉特应该和他一起为了复仇而活着,而不应该按照既定的政体生活。

    而拉特呢?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平凡的士兵。拉特参战的理由剧中也说了,他的父亲不重视他,认为他不如他哥哥,而他的最爱也嫁给了哥哥。为了证明自己,他上了战场,也遭受了战争所带来的永久创伤,他被父亲派到柏林,看到军国复仇主义,看到胶卷内容的愤怒,他感到自己收到了欺骗,之后从风纪部掉到谋杀部,只想堂堂正正的抓罪犯,做正直的警察。而不是企图掩饰罪恶。可是事与愿违的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自己爱的女人,他又一次说了谎,包庇了罪恶。

    第三季随着布鲁诺是死预告着国防军归依于纳粹党下,1929年纳粹党也已经差不多覆盖了德国,29年初冬的经济大萧条让纳粹正式走向了柏林政治舞台的中心。期待第三季。被纳粹利用的女仆后面估计还有戏份。

     6 ) 犹太人,德国心

    两季看完,最让人伤心的莫过于议员Benda遇害的那场戏了吧。讨论区有豆友说想给剧组寄刀片,不过良心剧组为了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该剧的历史背景在FB提示了议员的历史原型——Bernhard Weiss,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柏林副警察局长。

    Weiss于1880年出身在柏林的一个犹太名门,是德国民主党(Deutsche Demokratische Partei/German Democratic Party,DDP)党员,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维护民主共和的高级警官,在魏玛时期和当时的柏林警察局长一起为防止战争再度爆发而抵制了左右各派的极端势力。

    和剧中的议员Benda一样,Weiss对祖国充满热爱,是一个心怀慈悲且有公众服务意识的律师和政治家。他早年取得法律博士学位,24岁自愿服役,由于其犹太出身而不被普鲁士军队接纳,成了巴伐利亚皇家军队的预备军官。一战期间,他负责军队的一支医疗旅,并获得了一级铁十字勋章。他的三个兄弟和一个表亲都参加过一战,其中一个战死,一个受重伤。而其法律服务方面的出色表现(当过律师和法官),Weiss成了在前魏玛时期第一个进入公共行政领域的犹太人。1918年,他被任命为柏林刑警(the Berlin Criminal Police, the Kripo)的副局长,并在1925年被提为一把手。

    魏玛共和国从建立之日起就一直是各种极端政治势力的攻击目标。Weiss倾力使得刑警署(Kripo)成为一个能够维护议会制民主制度的机构,他还曾经提供在柏林苏联贸易代表团从事颠覆活动的证据。Weiss也致力于遏制纳粹活动,1927年,他下令关闭了纳粹党在柏林的分支机构,和戈培尔的关系形同水火。

    所幸的是,他在希特勒正式上台之前的几天逃离了德国去到了伦敦,并因此而失去了他的德国公民身份,直到1951年去世前才重新获得这一身份,但遗憾的是,他有生之年再也没有能够回到德国故土。为了纪念这位捍卫民主的犹太人,柏林米特区的一条街道是以他命名(Bernard Weiss Strasse)的,并且在他柏林的故居树立了一块纪念匾额。

    而编剧之所以要安排Benda遇害的(糟心)情节,一方面是反映当时民主派犹太官员的危险境遇,另一方面也是缘起魏玛时期另一位高级犹太官员——外交部长Walter Rathenau(拉特瑙)的遇刺。他于1922年热那亚会议签订〈巴拉洛协定〉后两个月后被害,Bernard Weiss领导了柏林警察局成功地追捕到刺杀拉特瑙的凶手。该协定使得苏联和德国摆脱了一战后外交上的孤立状态,双方互相放弃赔款要求,给德国战后经济复兴创造了条件。

    这便是二战前夹在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犹太人的境遇。“我们的母语不是德语吗?我们的祖国不是德国吗?我们在十多年前还上战场为国捐躯,难道国家会抛弃我们吗?”

     短评

    第七,八集都太高能了,喘不过气来。

    5分钟前
    • rachelhww
    • 力荐

    1. 魏玛共和国时期,各方势力角逐,最后为何会是纳粹上台,德国人在深刻反思 2 车厢里的金砖其实是煤炭,车皮是金子做的,结尾,男主的哥哥出现,情节设计非常巧妙。3. 男主和女主可以死无数次了,还是没有死掉,沃尔特警长也是反复死了又活,最后估计是终于死透了吧。4. 父母哑巴的探员和议员死可惜

    7分钟前
    • 粒粒头
    • 力荐

    电视剧的最高标准是越来越好看。首先影调质感一流,镜头不花哨但耐看,配乐和包装也同等讲究,男女主演大熟脸一定是德国演艺圈扛把子。主线是现代德意志“文化”的诞生,支线有托洛茨基和红色革命,所有过度戏剧化的地方,都在社会万象的展开和大历史碾压普通人的层面上得到了极大释放和告解。

    11分钟前
    • 57
    • 力荐

    一个临时工转正的血泪史下

    12分钟前
    • 圆石
    • 推荐

    还没看最后一集忍不住来评论,女主朋友那个傻逼,第一次被男人骗的还不够惨,看到男人稍微勾勾手指腿就迈不动了,认识几个月就为了他杀人,妈的!你一辈子为男人而活吗?即使你男人是被本达杀的,也不想想人家救你于危难,对你像家人一样啊!气死我了

    16分钟前
    • 小兔子🐰
    • 力荐

    期待第三季,看完完善了一下残缺的演员表。主题其实特别好,特殊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面对困境所作出的抉择,没有好人坏人正派反派,有的只是把这一切展现给你,每个角色都是鲜活而立体的,值得学习。结构也是比较缜密的,但故事线太多,剪辑真是个费脑子的事,盘子既然做这么大至少得弄个四季*8=32集吧。

    20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没有一分钟是废的,这剧是真的强。

    23分钟前
    • 食色行野丶
    • 力荐

    这一季剧情明显清晰点了,看到第七集的时候以为女主死了,气得想弃剧,女主的角色很讨喜啊,相比下女主的那个朋友就呃角色设定一眼难尽,下一季估计会有转变吧;看完最后一集,脑补了一万字兄弟情以及黑帮老大与男主的感情戏,希望嫂子赶紧黑化与尼森在一起,男主与女主喜结连理,嗯继续追。

    27分钟前
    • ZXRunaway
    • 力荐

    只有我在等fix的翻译么?

    31分钟前
    • 天满
    • 力荐

    两季看完 真的是这两年里的最强欧美剧 信息量巨大 情节滴水不漏 在迷幻与理智间达到了绝妙平衡 甚至连双峰在它面前都相形见拙

    33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就不能给耶尼克一点主角光环吗?全剧最可爱的角色啊!

    35分钟前
    • 苜秾
    • 力荐

    1929年的上海,比柏林一点都不逊色:总书记向忠发还藏在上海发号施令,一边鼓动城市工人罢工,一边向农村根据地送去干部。列宁主义左翼反对派依托租界开始活动,出版了他们第一本杂志。苏联红军情报小组是他们的邻居,正在竭力恢复在华情报网,佐尔格正在准备启程来沪。杨虎是华界白天的王,杜月笙是租界夜皇帝。特科和中统互相猎杀。复兴社分子在帮会中慢慢发展势力,盯着各路实力派的驻沪代表,后者正在筹划一场战争——第二年蔓延半个中国的中原大战。

    37分钟前
    • walkerace
    • 力荐

    还没崩,但有些剧情过于“巧合又难以实现”的复杂了

    41分钟前
    • DigitalWitness
    • 推荐

    第三季第三季第三季我一定要看男女主搞在一起才行!

    46分钟前
    • J till the end
    • 力荐

    第二集,会唇语的小哥死了,被那个讨厌的小孩多嘴间接害死了,好伤心💔

    50分钟前
    • 章灵犀
    • 力荐

    结构,摄影,配乐,人物造型完美体现了德国严谨的工业水平和前卫的艺术水准,甚至远超美剧水平!

    55分钟前
    • Cao
    • 力荐

    女主好友葛蕾塔可以說是日後納粹和每個XX治體下典型施暴者的折射,他們既不清楚派對差異和鬥爭後果, 一廂情願地相信自己眼睛所看見的假象不予印證, 一股腦就投入了自認為的"正義"中, 等到後悔莫及時已是死路一條.

    58分钟前
    • John Coey
    • 力荐

    (9/10)议员绝对是本片最悲催的角色了,为了摇摇欲坠的共和国尽了全力,前台得跟保皇党反复纠缠,上司却是保皇党的兴登堡总统,身后还要经常被纳粹和德共捅刀子。女主角是个非常精彩的角色,胆大、心细、聪敏,而且这些优点是表现得很自然的,不像有些美剧为了讨好女权搞得很假大空。片尾纳粹终于浮出水面,前两季的几条主线都收缩得差不多了,第三季差不多得展开新线讲河北省了吧。

    1小时前
    • [己注销]
    • 力荐

    真的很久没见过这么讨喜的女主,胆大心细、行动力爆表;另外不得不感叹胖子对枪时候真的好吃亏。

    1小时前
    • Forgot Limited
    • 力荐

    女主可能是全世界最好看的小姐姐

    1小时前
    • sirs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