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英国2012

    主演:内详 

    导演:Paul Burgess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凡尔赛宫 剧照 NO.1凡尔赛宫 剧照 NO.2凡尔赛宫 剧照 NO.3凡尔赛宫 剧照 NO.4凡尔赛宫 剧照 NO.5凡尔赛宫 剧照 NO.6凡尔赛宫 剧照 NO.16凡尔赛宫 剧照 NO.17凡尔赛宫 剧照 NO.18凡尔赛宫 剧照 NO.19凡尔赛宫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凡尔赛宫,欧洲最雄伟壮丽的宫殿之一。本片讲述凡尔赛宫的荣辱沉浮。

     长篇影评

     1 ) NOTES

    >非影评 纯剧透<

    THE DREAM OF A KING
    Louis XIV,权倾天下,自诩为“太阳王”,他追求诸事恢弘——爱情、战争、艺术,其中之最无疑当属凡尔赛宫。
    1662年,27岁的Louis XIV决心建造他的宏伟宫殿,选址比邻乡下小镇凡尔赛,即其父亲旧日的狩猎行宫,也是他儿时的玩乐宝地。作为绝对专权的君主,他不顾幕僚建言,坚持己见并雇佣了当代最伟大的建筑师,Louis le Vau。在建造梦幻殿宇的同时,Louis XIV风流韵事不断,他的第一位情妇则是年轻貌美的贵族女子Louise de la Valliere,本为宫廷侍女,后与Louis XIV育有两子,被封为女公爵。Louis XIV也细心履行与王后Marie Thereses的职责,毕竟这段政治婚姻维持了法国与西班牙间的数年和平,他们育有儿女,但Marie既无姿色学识,也无灵气魅力,她默许了国王的不忠。如所有17世纪的君主,Louis XIV坚信君权神授,独揽所有权力。在这个戏剧狂热的年代,Louis XIV也曾修习舞蹈,舞艺精湛,他热衷于在宫廷中表演,喜爱打扮,更以代表太阳的阿波罗作为榜样。Le Vau改造凡尔赛宫的计划让人惊叹,却有大错——拆掉原有的狩猎行宫,被责令继续修改图纸。Louis XIV又欲扩建花园,此时其花园总管是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师,Andre le Notre。Louis XIV急于求成,但由于选址有误,地理条件匮乏,只好从法国其他地方搬运成年树木至此栽种。
    1668年,Louis XIV为战胜西班牙在凡尔赛花园大摆庆祝会,同时,法国最美的女人之一,Madame de Montespan,接替Louise成为国王的新情人。而倍受冷落多年的Louise最终告别孩子投奔修道院,成为苦行僧女,通过苦修斋戒洗清罪过。Louis XIV决心将整个政府迁往凡尔赛宫,le Vau提议保留狩猎行宫并在其三面建造大型建筑。工地四千人同时做工,死伤无数,夜以继日。Montespan虽已嫁人妇,却并未与Louis XIV疏远,其拥有20居室套房,胜于王后Marie的11间。Louis XIV在视察工地时被一位痛失儿子的母亲咒骂,他下令对其责罚以震慑后人。
    1672年,旧日行宫外的围护结构完成,朝臣搬入新房,Louis XIV开始在凡尔赛宫执政并定居,他还邀请所有的高等贵族入住,如此一来便需扩大宫殿,财政大臣Jean-Baptiste Colbert担忧开销过大,Louis XIV不屑一顾。Le Vau辞世之后,Jules Mansart接任,其提议在围护结构的宫殿每侧建造侧厅供王公贵族居住,而他最具野心的计划则是——“镜厅”。在宏伟的计划之下,开销与工期皆超出预算,宫殿乱作一团,贵族满腹怨言。注重着装的Louis XIV要求贵族跟随效仿,由于他身高不尽如人意(约154CM)还引入了高跟鞋,他将日常安排变为公众仪式,显赫的贵族对其惟命是从,从更衣乃至进餐。凡尔赛宫不仅提升了法国的形象,同时引领了欧洲优雅的艺术品味。著名法国画家Charles le Brun被招募绘制国王形象,将其描绘成朱庇特和阿波罗。可再追求恢弘的国王也无法改变一个地区缺少活水的现实,为喷泉寻找高压湍急水流的计划终告无解,凡尔赛宫也从未获得足够水源来同时开启所有喷泉。
    1684年,Mansart和le Brun最惊人的成就“镜厅”完工,宛如梦境。Louis XIV对凡尔赛宫的迷恋超出了对任何女人的爱情,Montespan在14年中怀孕9次,生育7子,青春不再,失去宠幸。Louis XIV逐渐意识到他的生活方式有损王权,便投向了一个虔诚、沉静而聪慧的女子,正是他非婚生子的家庭教师,Madame de Maintenon,继王后Marie去世后,Louis XIV便私下迎娶身为平民的Maintenon,相信这个虔诚的女子能带他走向救赎,而对外仍保持单身身份。凡尔赛宫日渐成为法国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成为了流言滋生的温床,在精英群体的拥簇之中,Louis XIV尽展其完美无瑕的表演。
    1686年,Louis XIV身患肛瘘,在风险极大的手术中他自控超凡,一言不发。两年后,法国与西班牙、英格兰和瑞典开战,开销巨大,战败让Louis XIV签署不平等条约割让土地,此后对凡尔赛宫的建设也兴趣尽失。
    1701年,西班牙国王死后王位传于Louis XIV,为阻止西班牙的土地交由敌国奥地利,他接受王位无可避免挑起了与欧洲他国的战事,时间长达12年,几乎摧毁法国。在Maintenon掌控Louis XIV后,凡尔赛宫也变得枯燥乏味,许多挚爱亲近的人突然辞世,Louis XIV的晚年非常悲伤。
    1715年,76岁的Louis XIV为王72年,再度身患重疾,在其身亡之刻,Maintenon并未陪伴在侧,她两次往返最后投奔修道院,将Louis XIV留给了神父,最终留给了上帝。


    THE PALACE OF PLEASURE
    11岁的Louis XV,法国与纳瓦拉的君主,将执政58年,但永远笼罩在前任Louis XIV荣耀的阴影之下。
    孩童时期的Louis XV体弱多病,非常孤独,由于其2岁时祖父和父亲尚未继位就与世长辞,他5岁起成为国王,12岁时正式加冕,上位之后不仅面对堆积如山的债务危机,也被早早安排婚事。最初的未婚妻是5岁的西班牙小郡主,但其年纪太小而侍臣心切,故最终选定了22岁美丽动人的Marie Leszczynska作为王后,其父为波兰的废君,家境贫寒,15岁的Louis XV立刻爱上了她。
    Louis XV虽为人夫,但还未成为真正的统治者,他开始效仿他的曾祖父,倡导绝对专权,爱好林中打猎,很快也生下了第一继承人。新婚十年,夫妻感情甚佳,育有二子八女,十年后,王后Marie终对生育厌倦,屡次碰壁的Louis XV开始招引其他女子,其肉欲生活使其成为历史上最风流的浪子之一。第一任情妇,Louise Julie de Nesle,年轻貌美,出身贵族,其五姐妹后都被收作国王情妇。
    子孙满堂的Louis XV开始着手政务,模仿其曾祖父,他点燃了与英国和奥地利的战火,亲征的他在梅茨城身染重疾,生死一线,作为天主教徒,临终圣礼之前他遣散情妇,请求救赎,然后奇迹般地康复了,但其终究本性难移。在法国战胜英奥重获欧中大陆霸主地位之后,Louis XV遇见了毕生真爱,Jeanne Antoinette Poisson,即后来的Marquise de Pompadour,她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才能建立了自己的地位,如她8岁被预言的一致,她与国王坠入爱河,但其性冷淡却是无可改变的障碍。与国王宠爱有加恰恰相反的是,朝臣们对她的中产出身充满鄙视,国王儿女也对她憎恶痛恨,反而王后Marie因其带来周遭的关注而喜欢她,但二人的关系注定成不了知心好友。
    事业爱情双丰收的Louis XV越发自负,他自以为是地与奥地利缔结和约归还大片领土,正当民众对其的喜爱之情开始减退,其与Marquise de Pompadour的婚外情也告一段落,Louis XV开始在鹿苑金屋藏娇,民间小报传言纷飞。Marquise de Pompadour与Louis XV结束同枕共眠的生活之后,反倒成其真正信任的挚友,此后她涉足政务越来越深,可惜她对政治一窍不通,遭到奥地利大使的利用,Louis XV让她去和旧日仇敌奥地利结成同盟更令国人不齿,侍臣甚至皇亲国戚有时会将谏言信或是恐吓信故意丢在宫中。1750年,更是谣言四起Louis XV感染瘟疫需用巴黎孩童的鲜血沐浴,结果造成暴乱。Louis XV听闻仍一意孤行,在1756年和新盟友奥地利一同向英国和普鲁士开战,当前线形势每况愈下,巴黎公民为发泄对法奥同盟的鄙夷之情更是在街上歌舞狂欢。法奥在战后收益颇浅,民众大失所望,情况急转直下。
    1757年1月,正要乘马车出行的Louis XV被一个叫Damiens的无名小卒刺伤,Damiens即刻被绳之以法,尽管国王并未授意用刑,法官还是用烙铁烫他的脚逼问是否存在同谋、刀刃是否有毒。只是受到皮肉之伤的Louis XV认为自己气数将尽,这一非职业刺杀带来的阴影让他之后终日郁郁寡欢。Damiens终被处以极刑五马分尸,Louis XV虽未参与其中,但这也毁了他的声誉。
    七年战争快结束之时,法国被赶出了加拿大、印度还有加勒比的大部分地区,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彻底打败法国,这对法国君王来说是一场灾难。Louis XV从此深居简出离群索居,当批判变得无可忍受时,生性多疑的他行使专权,一把火将禁书烧成灰烬,百科全书也在其中。与国王依旧亲密的Marquise de Pompadour在一次共进晚宴之时试图挽回他的心意,为百科全书平反成为她对国王最后的贡献。1764年她染上肺结核而终,Louis XV泪送,紧接着是他的儿子,法国王储,死于1765年,他的王后Marie死于1768年。
    自后,Louis XV每日自省,抑郁寡言,沉溺生死之事。当朝臣们几乎丧失希望时,Louis XV又因一个小他近40岁的新情妇焕发生机——Madame du Barry,美若天仙的她让年老的Louis XV焕发青春,但她的浪荡作风令人唾弃,Louis XV则连带被视为自贬身份、荒淫无度。无论评价几何,这段新恋情让Louis XV重拾信心,他大肆挥霍修建Louis XIV时期本已停工的剧院,希望借以为他的继任Louis XVI举办世纪最盛大的婚礼来维护君主制的绝对权威。早在1770年,Louis XV就曾尝试废除最高法院这颗眼中钉,展开公然的皇室独裁,此举遭到大规模的反对浪潮,他的改革落空,也不再受人尊敬。
    1774年复活节,最能言善道的神父Beauvais做了一场灾难性的布道,正面抨击国王的品行。数周后,Louis XV病倒,确诊为天花,后完全毁容,民众认为因果报应。临终前,Louis XV变得极端虔诚,遣散了情妇,接受了圣礼,求上帝原谅,求子民宽恕。当宣布国王驾崩之时,无人在意,众人蜂拥逃离国王去世的房间,消息传开,举国欢庆。


    COUNTDOWN TO REVOLUTION
    1775年,新王Louis XVI和他的奥地利妻子Marie Antoinette在凡尔赛宫加冕,其实内心并非所愿,但公众寄予厚望。年轻的Louis XVI明白若要赢得爱戴必以人民利益为重,自诩为Louis le Bienfaisant。
    传言Louis XVI床笫无能,新婚7年,未繁衍后代。
    为拯救衰败的国家财政,Louis XVI聘请欧洲有识之士Anne-Robert Turgot咨询经济事宜,二人意图改革收税制度,但遭到贵族和议会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其中权力最大的一位即国王的兄弟,le Comte de Provence,他坚持传统阶级制度:国王之下,三个阶级——神职人员、贵族及平民,并只对平民征税。Louis XVI终在流言蜚语中丧失改革信心,并解雇Turgot。
    新婚8年后,Marie终于先后诞下一女一子给皇室添彩。
    国库吃紧,Louis XVI邀请欧洲首富之一日内瓦银行家Jacques Necker出谋划策,为重振征服殖民地的野心,又耗费大笔资金甚至借贷秘密抗英援美,国家财政逐渐亏空,财政部长Necker提议向所有人征税并提高税额,历史再度上演,贵族反对,Louis XVI又从信誓旦旦变得犹豫不决,罢免Necker,改革再度失败。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但法国受益微乎其微。Charles Alexandre de Calonne接替Necker上任,提议花更多的钱抛砖引玉刺激消费,但实际令财政危机雪上加霜。王后Marie由于奥地利出身,本不受民众喜爱,当经济危机袭来,其挥霍无度的作风更被视为自私的贵族上流阶层代表,甚至有小报传言其私生活放浪。
    Louis XVI在视察诺曼底新港口之旅中受到民众热烈欢迎,但当他回到凡尔赛宫又是另一场危机,Calonne反口号召削减开支并向贵族征税,当然再次遭到贵族联合抵制,这却坚定了Louis XVI的改革决心召开“显贵会议”,但其参会人员正是被要求征税的特权阶层,议案毫无疑问被否,Calonne也被解雇。
    经历三度改革受挫,Louis XVI精神崩溃,意志消沉,更有人留了一幅处决英格兰国王Charles I的油画恐吓他。Louis XVI从中恢复清醒,并最后一次尝试改革,召开前所未有的“三级会议”。此刻,国库耗尽,孤注一掷。结果却是到场的第三阶级投票数只等同于贵族和神职人员的投票数,造成僵局。关键时期,皇室痛失王太子,Louis XVI得到贵族支持并认清其中利益难分的现实,转而偏向贵族。“三级会议”仍在僵持中,第三等级成员欲与Louis XVI会面但遭拒绝,遂擅自宣布其为国民议会,并坚称绝不解散。Louis XVI召集军队,形式大乱,引发巴士底狱革命,但Louis XVI终不愿挑起内战,拒绝重蹈Charles I的覆辙。革命分子攻入凡尔赛宫,并直指多年来被口诛笔伐的Marie为罪魁祸首,Marie侥幸通过密道逃脱一劫,而其一名护卫为保护她而亡。最终,皇室来到阳台向革命分子投降,并作为囚犯被押往巴黎送上断头台,永远离开了凡尔赛宫。

     2 ) 微评论: 凡尔赛宫---国王的梦想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集才是应该是这个系列的第一集。太阳王权倾天下,无比奢侈豪华的凡尔赛宫让人神往。他让我想起了中国的康熙大帝,也都是权倾一时,也都是功勋卓著,也都是丢了个烂摊子给继任者。只不过雍正还算是个守成的人才,而路易十五则悲催了许多。。。

     3 ) 这下变探究法国革命爆发的原因了

    暴力革命好似一项竞技运动,要有靶心才知道这一支箭往哪儿射才会成功。在法国革命中,这个红靶心恰恰被按在玛丽安托奈特身上,她奢华迷乱的派对作风,以及奥地利人的身份盖过了老实巴交的路易十六,正好对上法国民众对涨价过快的面包吃不起的胃口。茨威格把这一切归结于这对夫妇7年的无性婚姻,国王必须对此有所补偿。

    波旁王朝的终结必须要有一个替罪羊。

    早在路易十五当政期间,国库吃紧,法国财政制度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但此位“我死后管它洪水滔天”的君主,把7年战争后的烂摊子扔给他的继任者。路易十六所聘任的三位财政大臣,面对凡尔赛宫的庞大开支、对美国独立战争无意义的支持导致的国库完全亏空,不约而同做出了让神职人员与贵族共同纳税的决策,毫无疑问遭到了这两个阶层的强烈反对。而又恰恰是国王的举棋不定和软弱,使他想要改革的决心偏向了贵族。最终,那些缴纳税务供养皇室、贵族和神职人员的民众将自己改名为国民议会、攻占了巴士底狱,在10月6日冲进凡尔赛。这对不幸的皇室夫妇始终不愿把枪指向自己的人民,于是他们前往巴黎,沦为法国大革命的阶下囚。

    他太记得查理一世背叛人民的下场,但自从他屈服于贵族阶层,停止改革步伐之后,便踏上了和查理一世同样的道路。

    有趣的是,当杜尔哥被迫离开凡尔赛,皇后对国王说您必须要向民众解释这一切,路易十六说“民众会揣测我的沉默,而不是我的语言。”

     4 ) 微评论:凡尔赛宫--享乐的天堂

    BBC出品的精品~~第一集聚焦在路易十五身上。对于这位夹在法国最成功和最失败的君王之间的过渡性平庸人物,之前我真了解得不多,这次算补了不少知识,HOHO~~

     5 ) 辉煌与破灭

    凡尔赛宫:国王的梦想和革命倒计时。

    真的不得不说BBC的纪录片将文化与历史和对历史的把握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真是一场视觉与精神上的享受。

    路易十四自信,野性勃勃,大全在握,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君主,建立了当时最奢华的宫殿:凡尔赛宫。显示了法国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和他不可动摇的太阳神之子的统治地位。

    相较于路易十四,路易十六可以说是一个totally 悲剧了。他是一个仁慈的君主,是真正地想要改善人民的生活,巩固法国的强国地位,但由于他的优柔寡断和决策性失误,三次改革的无疾而终,向美国反英国革命的援助,都将这个国家再一次地推进了深渊。法国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最后当愤怒的法国第三阶级人民攻入凡尔赛宫时,路易十六又体现了他的仁慈,很直接地向他的国民投降。

    法国的君主的绝对统治走向了终点。

     6 ) 汝贵为国君,终政治符号尔

    本以为这部电影是介绍凡尔赛宫宫殿本身的,结果除了第一集对宫殿建造史和结构有所涉及,基本上就是一部法国封建王朝灭亡史。用法大概和现在西方记者喜欢在新闻中用“北京”来代替“中国zf”一样。

    应该说这部纪录片是带着一种人性、同情和非符号化的视角去看待法王的。

    第三集尤其精彩,面对岌岌可危的帝国,登基伊始路易十六便清楚自己将面对怎样艰难的局势,以至于在加冕仪式上就和妻子直言“如果不当这个国王该多好”。

    改革失败末代国王往往被认为腐败无能、毫无本领。然而,设身处地去想象:路易十六终其一生几乎都只居住在繁华美好的凡尔赛,食不果腹的民众与不断累积的赤字终究只是纸面上抽象的数字,而另一边强烈反对改革的却是他的至亲与友人,是在困难时给予他支持、得意时分享快乐的人。简单把路易十六的改革不力归咎于他的“优柔寡断”未免过于片面,面对那样的局面恐怕任何人都难以做得更好一些。

    诚然,这位末代国王并非毫无罪过。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法国的封建王权统治无疑是奢靡残暴与极端不平等的。但在路易十四、甚至路易十五的年代,这一切却是理所应当,甚至是法国国威的体现。路易十六生不逢时,斯时斯刻,法国民众已变的无法忍受这些罪,这些只有消灭封建君主制度才能消除的罪恶。

    片子的结局是悲剧的:旧制度已无力回天,战乱与赤字这些前几任国王留下的烂摊子,裹挟着新力量(资产阶级)的升起,无情地碾碎路易十六的所有努力,也夺去他的性命。冥冥中早已注定,路易十六同他的祖先查理一世一起,被打上腐朽没落的标签,作为被唾弃的对象定格在了孩子们的历史课本里。

    看到这里再回想,却不觉得路易十四的浮夸有甚可笑了。纵使大权在握,国王却也只能是个作为政治符号的存在。无论拥有怎样的灵魂,只要住在国王这个肉身里,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强调这个符号而做的表演。太阳王自幼便对此清楚不过,终其一生都完美地扮演了伟大而奢华的法王;而无论真相如何,路易十六却只有背负着封建制度的所有罪孽,以无能的末代君主之名作为终结。

     7 ) 【随影笔记】法国君主制(486-1870)

    For over 100 years, Versailles stood for the power and prestige of the Bourdon dynasty. But it also stood for a society that was fundamentally unfair and corrupt. Romantic, but royally debauched. Glittering, but grotesquely unequal. Magnificent, but profoundly immoral. 一百多年来,凡尔赛宫一直代表着波旁王朝的权力和威望。但它也代表着根深蒂固的社会不公和腐败。皇室生性浪漫但纵情声色,金碧辉煌但极度不公,美丽壮观但道德败坏。

    法兰西君主(monarque de France)正式头衔最初是“王”(法语:Roi),这部纪录片里也有描绘路易十四走进宫殿时侍卫会喊:Le Roi! 一秒脑补“皇上驾到”。拿破仑一世称“皇帝”(Empereur)。在《法国1791年宪法》短暂生效时期(1791年-1792年)和1830年七月革命后,“法兰西国王”的头衔形式被“法兰西人之王”(Roi des Français)所取代。

    这是一项宪法上的创新,把君主头衔和法兰西人民而不是领土联系在一起,试图使君主制更受人民大众欢迎。拿破仑称帝后,也如法炮制,称“法兰西人的皇帝”(Empereur des Français)。

    从公元486年,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国王克洛维一世击败西罗马帝国在高卢的最后一位官员算起,直到1870年法兰西君主制被彻底推翻,历代君主的统治才告终结。

    ——即位和加冕——
    即位(enthronement)
    An enthronement is a ceremony of inauguration, involving a person—usually a monarch or religious leader—being formally seated for the first time upon their throne. This ritual is generally distinguished from a coronation because there is no crown or other regalia that is physically bestowed upon the one being enthroned, though regalia may be present at the ceremony. Enthronements occur in both church and state settings, since the throne is seen as a symbol of authority, both secular and spiritual.

    加冕(coronation)
    A coronation is a ceremony marking the formal investiture of a monarch and/or their consort with regal power, usually involving the ritual placement of a crown upon his or her head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other items of regalia. A ceremony without the placement of a crown on one's head is known as an enthronement. The ceremony may include the taking of special vows by the monarch, acts of homage by the new ruler's subject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other ritual deeds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to the particular nation. Once a vital ritual among the world's monarchies, coronations have changed over time for a variety of socio-political and religious factors; most modern monarchies have dispensed with them altogether, preferring simpler enthronement, investiture or benediction ceremonies. Coronations are still observ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Tonga, and several Asian countries. In common usage today, coronation normally[citation needed] refers to the official investiture or enthronement of the monarch, whether or not an actual crown is bestowed.

    各国加冕仪式
    In addition to investing the monarch with symbols of state, Western-style coronations have often traditionally involve anointing with holy oil, or chrism as it is often called. Wherever a ruler is anointed in this way, as in Great Britain and Tonga, this ritual takes on an overtly religious significance, following examples found in the Bible. Some other lands use bathing or cleansing rites, the drinking of a sacred beverage, or other religious practices to achieve a comparable effect. Such acts symbolise the granting of divine favour to the monarch within the relevant spiritual-religious paradigm of the country.

    各国加冕和神的联系
    In the past, concepts of royalty, coronation and deity were often inexorably linked. In some ancient cultures, rulers were considered to be divine or partially divine: the Egyptian Pharaoh was believed to be the son of Ra, the sun god, while in Japan, the Emperor was believed to be a descendant of Amaterasu, the sun goddess. Rome promulgated the practice of emperor worship; in Medieval Europe, monarchs claimed to have a divine right to rule. Coronations were once a direct visual expression of these alleged connections, but recent centuries have seen the lessening of such beliefs due to increasing seculariz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Thus, coronations (or their religious elements, at least) have often been discarded altogether or altered to reflect the constitutional nature of the states in which they are held. However, some monarchies still choose to retain an overtly religious dimension to their accession rituals. Others have adopted simpler enthronement or inauguration ceremonies, or even no ceremony at all.

    ——法国历史时间线——
    古代▲
    希腊殖民地
    凯尔特高卢
    罗马高卢 前50年–486年
    中世纪前期▲
    法兰克人
    墨洛温王朝 481年–751年
    卡洛林王朝 751年–987年
    中世纪▲
    卡佩王朝 987年–1328年
    瓦卢瓦王朝 1328年–1498年
        兰开斯特王朝 1422年-1453年
    近代▲
    瓦卢瓦-奥尔良王朝 1498年–1515年
    瓦卢瓦-昂古莱姆王朝 1515年–1589年
    波旁王朝 1589年–1792年
    法兰西王国 1492年–1791年
    十九世纪▲
    法国大革命 1789年 (法兰西王国和波旁王朝被推翻)
    法国人的王国 1791年–1792年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年–1804年
     * 国民公会 1792年–1795年
     * 督政府 1795年–1799年
     * 执政府 1799年–1804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年–1814年 (波拿巴王朝的十年统治)
    波旁复辟 1814年–1815年 (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中败于反法同盟,波旁王朝首次复辟)
    法兰西第一帝国复辟 1815.3-1815.7(拿破仑回巴黎复位,波拿巴皇朝首次复辟,百日王朝)
    波旁王朝二次复辟 1815-1830(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败于反法同盟,波旁王朝再次复辟)
    七月革命 1830年(推翻波旁王朝,经过共和派与保皇派的妥协,法国王位转入奥尔良支系)
    七月王朝 1830年–1848年 (奥尔良王朝)
    二月革命 1848年 (推翻七月王朝)
    ——第二共和国—— 1848年–1852年
    ——法兰西第二帝国—— 1852年–1870年 (波拿巴皇朝二次复辟)
    ——第三共和国—— 1871年–1940年 (1870年拿破仑三世在普法战争色当战役中兵败被俘,帝位被废,第二帝国和波拿巴皇朝被推翻。第三共和国建立后,法国再也没有出现事实上的君主。)
    巴黎公社 1871.3-1871.5
    麦克马洪1875年成为第三共和国的第一任正式总统,支持君主制的他于1877年5月16日在参议院同意下解散众议院,试图发起政变,恢复君主制。(“5月16日危机”)
    二十世纪▲
    自由法国•维希法国 1940年–1944年
    共和国临时政府 1944年–1946年
    第四共和国 1946年–1958年
    第五共和国 1958年–至今

    资料来源:维基

     短评

    XIV XV XVI what is the point... should everyone has a french mistress...

    8分钟前
    • 微 曇
    • 推荐

    性格和地位相辅则相成,相悖则相败

    9分钟前
    • Doi
    • 推荐

    由于历史夹杂在胜者的书写和民间的传说中太容易被人打扮,以至于真相变得含混不清,就如同玛丽安东内特的真实人生无法知晓一般。然而还是大爱这样的纪录片,看帝王的辉煌和挣扎和陨落。

    14分钟前
    • lara
    • 推荐

    透过凡尔赛宫的沉浮看法国十七、十八世纪皇家历史,本来还怕演员表演的部分跳戏,实际完全不会,反而让纪录片更有戏剧性和画面感。BBC做什么都永远像电影一样精致!

    18分钟前
    • 红糖豆包
    • 力荐

    路易十四看着辉煌但隐约中已经埋下不良的种子是后代走下坡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19分钟前
    • 丑妞-宝贝
    • 力荐

    还是值得一看的,不过对路易十四有些bias了,其实波旁王朝走向灭亡十四爷要负很大的责任,穷兵黩武不受世人责备只不过因为打了胜仗,百姓就是这么好哄。那个没作为的15和优柔寡断的16都在收拾烂摊子

    21分钟前
    • Sz
    • 推荐

    公园最漂亮了,反正宫里是国王们的地盘

    23分钟前
    • 森林守望者
    • 推荐

    拍得相当华丽

    28分钟前
    • Sky
    • 还行

    BBC的历史纪录片都很精致,结构也好。其实人民的集体智商也就相当于一个孩子,好哄也好怒。可惜路易和尼古拉斯他们都只活在自己优柔寡断的小世界里,臣服于最近的那层恐惧。但话说回来,路易十四的娄子那么大,如果真对贵族征税,也不一定有好结果。于是大家都选择死撑,撑到路易十六,终于撑不住了

    32分钟前
    • Nightwing
    • 力荐

    18世纪的法国还是我的兴趣点,增加点视觉印象的补充~BBC拍得相当漂亮,一个个场景都尽量还原了来表演出来,配上旁白和一些点评解说,印象深刻。PS:表演都是法语,是练法语听力的好材料,尤其配上英文字幕哈哈~

    37分钟前
    • 碧心
    • 力荐

    第二集的路易15,太帅了。。。看得我都神魂颠倒的想进宫跟他419了。。。全裸趴在紫色美人榻和红色镶金边的天鹅绒大垫子上装18世纪洛可可油画画中人什么的。。。(¯﹃¯)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啊!

    40分钟前
    • Leann
    • 推荐

    想看unabridged。。。

    43分钟前
    • sarah🇺🇦
    • 推荐

    BBC紀錄片拍的是一般但Versailles實在太金碧輝煌今生今世一定要親眼看看呐~~法國路易王朝由盛及衰奢侈腐敗的象徵從太陽王到斷頭王從歐洲霸主到革命前哨可歌可泣的歷史。

    48分钟前
    • vivien
    • 还行

    恍惚间以为看到了CCTV的圆明园片子,只是多了些艳史

    53分钟前
    • 任平生
    • 还行

    欧洲国王原来是那么小清新呀~啧啧啧,看完这个后得出这么个结论——即小清新们都成不了大事儿!!

    54分钟前
    • 老中医
    • 力荐

    悲剧的路易十六。有意思的是美国人在John Adams那部剧里可不是这么描述他的,仿佛BBC更中立一些。觉得十六跟光绪某一以上有些像。以及看完更喜欢玛丽 安托内特了。

    59分钟前
    • seren
    • 力荐

    姑娘们!来看帅哥啊!路易十四到路易十六,三款帅哥,总有一款适合你!!!XD

    1小时前
    • 大-燕-威-王
    • 力荐

    路易十四精力充沛,路易十五平庸无奇,路易十六正直懦弱。一直知道玛丽·安托瓦内特被革命党抹黑太多,但本片显然也在相当程度上过于美化了这个皇后

    1小时前
    • momoko酱
    • 推荐

    三集《国王的梦想》《享乐的天堂》《革命倒计时》。BBC拍得挺法式。人人制作不错http://yyets.com/showresource-juji-1227.html

    1小时前
    • 神甫
    • 还行

    作为纪录片,扮演路易14,15,16三个演员都很帅,不同的风格。(14最帅~)玛丽皇后的演员也非常美丽。看完3集对凡尔赛宫和这段历史有了一些了解,这几个国王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尽责的。路易16真的很可怜

    1小时前
    • ashmiss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